毛泽东曾怒称哪两支武装是井冈山的两条大“地头蛇”
核心提示:当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在会议上报告这一情况后,毛泽东愤恨地插话说:“在井冈山有两条大地头蛇,东边有肖家璧,西边有罗克绍,不把他们打掉,我们是不得安宁的。”
本文摘自:大洋网,作者:佚名,原题:《毛泽东电令枪决死敌:竟是70多岁小学教师》
有两支反动武装以其力量强悍和坚决反共而有名,这就是遂川县的肖家璧靖卫团和茶陵县的罗克绍团防局。他们公开与红军对抗,有几次让红军吃亏,对湘赣边界的革命事业造成损失。因而,成为红军卧榻之侧的威胁,毛泽东对他们视为死敌,曾多次讲到一定要打掉他们。 “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起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为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
以上的两段话,是毛泽东于1928年11月25日代表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中写到的,足以说明“红”、“白”之间的军事对抗是多么尖锐。
处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一踏上这块红色土地,就遭到了敌人猛烈进攻。这个敌人,除了国民党湘赣两省政府派出的正规军队,还包括湘赣边界豪绅阶级的反动地主武装。江西的叫“靖卫团”或“保安队”,湖南的叫“挨户团”或“团防局”,名称各异,性质是相同的,即与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兵苏维埃政权作对。
对于这些反动地方武装,红军当然予以打击,不让他们存在,这是巩固红色政权的必要保证。尤其在武装割据的中心区域宁冈县,对反动地方武装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不让一支能够起到骚扰作用的反动武装存在。但是在其他的县份,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红军的精力顾及不到,对付正规的敌军就已经是全力以赴了。而红色政权的地方性武装——赤卫队和暴动队,又是难以消灭对方。这样,无论在江西的永新、遂川,还是湖南的酃县、茶陵,都有一些处处与红色政权为敌的反动地方武装。各县比较起来,其中有两支反动武装以其力量强悍和头目反共坚决而有名,这就是遂川县的肖家璧靖卫团和茶陵县的罗克绍团防局。肖、罗指挥各自的反动武装,公开与红军对抗,并且有几次让红军吃亏,对湘赣边界的革命事业造成损失。因而,成为红军卧榻之侧的威胁,毛泽东对他们印象很深,视为死敌,曾多次讲到一定要打掉他们。可是由于斗争环境所致,红军忙于打退正规敌军的进攻,毛泽东的愿望未能实现。但是,毛泽东对这两个死敌一直记在心里,以至于到了解放初期仍忘记不了,给有关部门发去电报,查问这两个死敌的下落。
作为红军的冤家对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死敌,肖家璧、罗克绍是何等人物?他们是如何死心踏地与共产党为敌的?毛泽东为何到解放初期仍然不忘要严惩他们?此将肖、罗二人的相关情形分述如下。
二
肖家璧,又名圭如,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于江西遂川县大坑乡九田村,曾就读于遂川高等学堂和南昌法政专科学校,1911年于江西省高等农业专门学校肄业。自知学业难成的肖家璧,打定的主意是依恃家庭的丰厚资产,回乡揽政,交结官府,自拥武装,做个称霸山乡的土皇帝。他回到大坑后,先是运动一班乡绅,当上了大坑乡保卫团团总,在此基础上广置枪弹,招揽团丁,发展到拥枪上百,又把遂川县靖卫团团总一职揽到了手。至1927年,这个以镇压农民反抗斗争起家的土霸,已经成为遂川县“清党委员会”主席。在同年5月的“马日事变”中,他在遂川搅起了屠杀共产党人的血雨腥风,使得中共遂川县党组织在本县立脚不住,负责人陈正人等逃到万安藏匿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