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祈丰年欢乐闹元宵

06.03.2015  16:18

    民俗祈丰年欢乐闹元宵

    ○李健 郭勇 肖易 曾嵘峰 曾建明 钟炆秦 杨友明 记者谢东琳 特约记者方名荣 文/图

宁都县石上镇曾坊村村民扛起桥帮灯准备游村,祈愿新年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从全南、信丰, 转崇义,经于都、瑞金,到宁都,一路顺风顺雨……从年十二至十五,记者穿越半个赣南,体验元宵节的民间民俗风情。

  “不出十五都是年。”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在赣南,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赣南的客家人以各种民俗活动祈祷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吉祥顺意。

  全南县大吉山镇小溪村,有800年历史的“狮岗背”围屋内外鼓乐喧天,舞动的金龙上下腾飞,左右盘旋,点燃了群众闹元宵的热情;

  信丰县万隆乡李庄村,村民们舞动着的“瑞狮引龙”,腾、挪、闪、回旋,每一个动作,都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祈望。“瑞狮引龙”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已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崇义县人民广场,上堡舞春牛、石塘瑞狮、九狮拜象、竹洞山歌等系列非遗项目轮番上演,一个个极富特色的民俗活动,反映着当地群众昂扬的斗志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于都县长征源大剧院,“长征源”文化志愿者在“长征源之春”元宵文艺晚会上表演变脸,台上台下喜气洋洋;

  瑞金市泽覃乡邓氏祠堂,村民通过自编自演的茶灯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宁都是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元宵节期间民俗活动异彩纷呈,桥帮灯、样古史、跳傩戏、割鸡、踩高跷、添丁炮……从县城到乡村,当地群众都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之中。一盏盏小灯笼,一条条吉祥龙,承载的是沉甸甸的千年民俗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份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