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民办幼儿园成"事故多发地" 保障幼儿安全路在何方?

11.05.2014  11:17

http://news.jxgdw.com/jszg/2468845.html

今视网5月10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日前,南昌吉的堡国际华城幼儿园发生集体甲醛中毒事件,把“幼儿园”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所幼儿园相继发生了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事件,其中民办幼儿园更是成为“事故频发地”。民办幼儿园怎么了?频频出事为哪般?如何改变民办幼儿园目前的窘境,防止幼儿园安全事故再度发生?

  今视网记者连日来走访了业内人士以及专家、教授。学前教育专家认为,投入不足、人员准入门槛低和监管缺失是三大主因。社会学专家则认为监管缺失是因为没有问责,特别是出事之后,相关主管部门的问责力度要加大。此外,对于幼儿园的投入,政府部门要做到公办、民办同等对待。

   一问:民办幼儿园怎么了?

  日前,南昌吉的堡国际华城幼儿园百余名学生发生集体甲醛中毒事件,再次引发民众对幼儿园安全的担忧。其实,这类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也未必会是最后一起。2013年5月9日,今视网就曾曝出南昌市铁路艺术幼儿园利用五一假期装修导致幼儿出现红疹。今年1月6日,今视网又曝出南昌红谷滩沙井艺术幼儿园老师被指多次打小孩,家长要求调取监控视频却“坏了”。

  近段时间,幼儿园安全事故就频繁见诸报端、网络。4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威斯顿润泽幼儿园被曝“一个班级内21名孩子一年内遭受3名老师不同程度地殴打”;3月19日,云南省丘北县双龙营镇平龙村佳佳幼儿园被人为投入掺入“毒鼠强”的零食致7名幼儿误食中毒,其中2人死亡;3月6日左右,陕西枫韵、鸿基新城两所幼儿园先后被曝给孩子长期服用一种抗病毒处方药……

  今视网记者调查了解到,包括吉的堡国际华城幼儿园、铁路艺术幼儿园在内,这几所涉事的幼儿园均为民办资质。一连串的事件之后,让人不得不问“民办幼儿园怎么了?”也正因为对民办幼儿园的担忧,让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公办幼儿园成为首选。但由于公办幼儿园数量有限,对于更多人来说,把孩子送到民办幼儿园就读,显然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二问:民办幼儿园频频出事为哪般?

  对于南昌吉的堡国际华城幼儿园发生集体甲醛中毒事件,江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胡宜教授认为,责任并不全在涉事幼儿园,不能把板子都打在民办幼儿园身上。园方使用的装修材质、油漆等不合格,是导致幼儿甲醛中毒的直接原因。“试问不合格的油漆等材质是如何获得生产许可以及流向市场的,有必要追究质监、工商等职能部门的责任。

  胡宜教授认为,该事件也暴露出教育行政部门监管缺失的问题。在该起事件的处理方面,需要追溯源头,切断不合格装修材料的生产流通链条,幼儿园作为直接相关方,要负起对幼儿治疗、救助的责任,还要对教育行政部门问责。

  对于近期民办幼儿园频频出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张丽琴副教授认为,民办幼儿园整体资金投入不足、人员准入门槛低和民办幼儿园监管薄弱是主因。

  以目前国内登记注册的幼儿园数量来看,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至少应该达到整个教育投入的9%,但直到2012年,只有百分之三点几。张丽琴认为:“在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是相对更薄弱的地方,自然也更容易出问题。

  记者从南昌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南昌全市共有幼儿园76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13所,民办幼儿园610所,其他类(单位办园)44所。透过数据得出,民办幼儿园的数量是公办幼儿园的5.4倍,但民办幼儿园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相差悬殊。

  记者了解到,在南昌,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工资约2000-3000元,但有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工资还不到1000元,其余部分只能靠诸如出勤率等部分进行添补。张丽琴副教授认为,没有国家财政支持的民办幼儿园,长期面临的生存窘境是其不计代价逐利的重要原因。

  此外,民办幼儿园还存在管理水平较低、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准入门槛低、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民办幼儿园教师准入门槛低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是准入标准执行方面有漏洞,二是幼教专业人才匮乏。而根源在于,幼儿教师的收入在教育系统内偏低,且社会地位不高。

  长期从事学前教育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幼儿园园长毛淑娟表示,有些民办幼儿园还存在管理“趋于行政化”等问题。毛淑娟说,以“喂药”事件为例,不能喂药是专业规范,但园长说要喂就是行政指令,当行政指令凌驾于专业规范之上时,少有教师会冒着丢饭碗的风险出来制止这种行为。

  再者,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和重视力度不够,示范幼儿园等评优评先也主要是针对公办幼儿园。

   三问:保障幼儿安全出路在何方?

  如何解决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加大监管和投入力度是众多专家普遍提及的解决之道。

  胡宜表示,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起监管责任,严格民办幼儿园的准入机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针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为什么民办幼儿园管不好,最缺的其实是问责。幼儿园发生命案,县(区)教体局局长就应引咎辞职。不然,就算出了事,做官还是稳稳当当,那官员就不会去重视和上心幼儿园的事情了。”胡宜教授认为,必须要有问责制,才能解决幼儿园监管缺失的问题。

  张丽琴坦言,在幼儿园的监管方面,目前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只打“小算盘”,公办幼儿园多管,民办幼儿园少管,黑园出了事就“一关了之”。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所有登记注册的幼儿园都要严格监管,并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培训。

  “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已成为了当下学前教育的真实写照。政府应该建立更多的幼儿园来满足幼儿的入园需求。”目前民办幼儿园已成为承接学前教育的重地,且短时期内“公办园占少数”的现状难以改变。胡宜认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园要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投入,“要做到民办园、公办园同等对待,不能搞区别对待”。

  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都属于社会公共产品,都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张丽琴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园采取分级制,通过等级高低决定是否给予财政资金投入,以及投入的额度。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毛淑娟的建议。毛淑娟说,以控制收费标准,规范办学水平作为认定标准,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增加普惠性民办学位,使全市在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幼儿比例逐年提高。

责任编辑:陈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