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影星胡蝶与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

12.02.2014  06:31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少帅张学良和三十年代最美的女人——影后胡蝶,也因“九一八之夜”陷入一段纠葛不清的绯闻中,招来舆论谴责。有人说胡蝶与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当晚,欢歌共舞之事,《档案春秋》刊文披露了事实的真相,以下为原文:

  本文来源:《档案春秋》 作者:于继增

  一首诗引起的公案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炮轰沈阳,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敌寇烧杀抢掠,生灵涂炭。有报道说在事变当晚,作为东北军统帅的张学良不组织抵抗,却在酒店和当红影星胡蝶等人跳舞!此论一出,举国哗然。这些“花边新闻”多出于小报,报道者大都无名;而一首诗的发表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作者不是别人,而是南国诗社著名诗人、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他在1931年11月20日的上海《时事新报》上,以“马君武感时近作”为题,发表了《哀沈阳·二首》:

  张学良与民国影星胡蝶

  赵四风流朱五狂,

  翩翩胡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

  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

  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

  更抱佳人舞几回。

  诗中开头出现的这三位女子,一是赵四,即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后来与张学良结婚;二是朱五,即朱湄筠,其父朱启钤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代总理,她排行第五,是张学良秘书朱光沐的夫人;第三位便是著名影星胡蝶。诗中虽然没有点出张学良的大名,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她们是沈阳事变那晚陪张学良跳舞的“佳人”。可是马君武并不知道,正是他这首传遍全国的诗引起了一桩公案。

  据当时张学良的机要室主任洪钫、副官何世礼和代表胡若愚证实:“这中间属于误传,马君武据误传而成诗。”但诗中“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似乎又道出了某些具体的情节。那么,在事变当夜,作为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张学良(司令蒋介石)到底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