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为桨,推动少数民族事业扬帆远航——赣州市少数民族“四特”建设探索实践取得实效

08.04.2016  17:26

  赣州是江西省民族工作重点设区市,有41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78000多人,1个少数民族乡,10个少数民族工作重点乡(镇),34个少数民族村(其中畲族村33个,瑶族村1个),288个少数民族村小组。赣州地处江西省南部,是典型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山区。地形地势的复杂使赣州地区的民族发展陷于瓶颈,面对限制,如何因地适宜科学规划,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山区资源,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现状?为此,赣州市以“”为桨,推动少数民族事业扬帆远航,大力开展以“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特色文化、特殊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少数民族“四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并得到国家民委和江西省民宗局的充分肯定。2013年11月7日,《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江西赣州抓住‘特’字作文章,突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特色文化、特殊人才’建设,探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新路子”。2015年《民族画报》第4期以《发展的春天》为专题,全面介绍了江西赣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四特”建设。2015年11月在南康区召开了“江西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现场交流会”,总结交流了赣州市的经验做法。

  一、以“高位推动”为抓手,着力营造“四特”建设氛围

  赣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始终坚持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市委、市政府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若干意见》、《赣州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其《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及时调整了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全市民族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经常以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全市民族工作会议、全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形式来研究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措施和谋划民族工作、部署“四特”建设任务。县级政府把少数民族工作特别是“四特”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牵头把总,分工落实。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把“四特”建设写入《实施意见》,彰显出对“四特”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并从2015年起市本级民族工作发展专项经费(含项目建设经费、城市民族工作经费、民族文化经费)由2013年70万元增加到250万元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先后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召开全市“四特”建设工作现场交流会,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四特”建设的浓厚氛围,掀起了“四特”建设高潮。

  二、以培育“特色产业”为龙头,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

  以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为龙头,强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精准扶贫攻坚战略机遇,指导民族乡村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突出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推进主导产业上规模、显特色、上水平。立足民族乡村组实际,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基础,选定“烤烟,脐橙、甜柚、油茶、白莲、毛竹林种植和生猪养殖”等重点产业,成立“果业协会”、“生猪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几年的努力,民族地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共有果业面积37573亩、苗木(花卉)面积572亩、油茶面积35512亩、烟叶面积1000亩、毛竹林面积47514亩,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养殖专业户1000多户,肉类产量5315吨。如南康市赤土畲族乡已建成1个万亩甜柚基地、1个万亩油茶基地、1个万亩脐橙基地、1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7个“一村一品”示范基地、2个农业龙头企业、2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全市形成了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会昌县筠门岭镇龙头畲族村、寻乌县澄江镇汶口和北亭畲族村以果业种植,南康市赤土畲族乡以果业种植和生猪养殖及竹木加工,信丰县太平畲族村以生猪养殖,信丰县球狮畲族村和月岭畲族村以烟叶种植,崇义县乐洞乡高洞畲族村、大余县内良乡李洞畲族村、兴国县崇贤乡龙潭畲族村、枫边乡枫边畲族村以毛竹种植,宁都县田埠乡龙下畲族村以白莲种植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助推民族乡村经济发展,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全市少数民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4182元,增至2015年7432元,增加了3250元。

  三、以建设“特色村寨”为重点,改善民族地区人居环境

  在“特色村寨”建设中,赣州民宗局系统坚持规划引领,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的原则,针对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建筑风格多样的特点,注重因地制宜,量身定做,不搞“千房一面、千寨一律”,同时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不推山、不填塘、不大拆,对古建筑修旧如旧,传承文脉、留住乡愁。为此,我们聘请有关专家编制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规划》,组织市城乡建设局、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为特色村寨少数民族提供户型、设计图案,指导各地按照“连片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彰显特色、乡村联动”的要求大力推进。在建筑造型上,根据少数民族的服饰、习俗等文化元素,请专家学者设计图案,聘请专业施工人员按照图案精雕细琢,对现有少数民族民居进行“穿衣、戴帽”式改造,将院墙、墙头、门楼、窗户和临路外立面等进行仿古复原装饰和装修,做到了生态环境优美,建筑风格迥异,民族文化元素突出。南康区赤土畲族乡青塘村大岭背组、花园畲族村地前组,崇义县长龙镇沈埠畲族村在保留原有房屋建筑风貌基础上,添加图腾等反映畲族文化的元素;大余县元龙畲族村新建了畲族风情园,对蓝氏宗祠进行了维修;信丰县田垄畲族村、球狮畲族村按照“青瓦白墙”、“屋檐起翘”的畲族传统风格对现有建筑进行装点,改造了畲族风情园文化广场,修复了古驿道,建设了畲族牌坊、文化墙、歌舞台等;全南县在考察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建筑风格后,结合瑶族村实际,创造性地兴建了瑶民新居;会昌县把洞头畲族村的建设定位为畲族风情村,规划建设了畲族风情园、畲族文化广场、蓝氏宗祠、畲族文化陈列室等设施。据统计,全市现有  “四特”建设示范点18个,土坯房改造5360多户,改水改厕5000多户,新建垃圾焚烧中心(垃圾收集点)200多个,美化绿化1000多亩,安装路灯100多盏,修通村(组)公路  620多公里,抢修危险桥梁10座,100%少数民族村通水泥公路,80%以上的少数民族组通组公路得到硬化,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四、以弘扬“特色文化”为主线,彰显少数民族文化活力

  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建设方面,坚持“四个注重”,助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极大地丰富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一是注重规划与实施同步,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以谋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召开全市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设立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工作纳入全市文化工作总体规划。二是注重硬件与软件共建,协调推进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上,始终坚持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两手抓”的原则,一方面,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县乡村组5级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挖掘和培养一批文化艺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注重挖掘与保护齐抓,着力加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认真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遗存的调查摸底和整理发掘工作,加大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力度;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扶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建设少数民族旅游观光产业,指导赣南师院成立“畲族艺术研究中心”,推动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四是注重传承与创新两翼并举,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支持鼓励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繁荣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举办“三月三”畲族乌饭节,扶持组建了“畲族艺术团”,整理《马灯舞》等一批古老的畲族民间艺术,创作《畲山情歌》、《畲村茶香》、《畲乡酒歌》、《娘耕》等一批与时俱进的畲族特点原生态民俗歌舞,推出具有浓郁畲族特色的婚俗表演。这些既有民族传统,又有时代特征的少数民族文化新作品和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进一步繁荣了少数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在江西省第一、二届畲族文化艺术节上,我市参赛曲目《要想恋妹先对歌》荣获一等奖,表演节目《畲山人家》荣获金奖、《畲家酒歌》荣获优胜奖。出版了《竹洞畲族山歌集》,一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五、以培养“特殊人才”为根本,夯实民族地区发展基石

  人才关乎事业兴衰,人才关系民族地区长远发展。赣州市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人才需求更为迫切。为此,赣州市政府坚持“三个着力”,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着力营造人才竞相涌现的社会环境。为加快建设一支带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从政策、制度和经费等全方位给予支持。二是着力提高少数民族人才素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缺乏经营管理、科学种养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的现状,通过举办培训、组织参观等途径对民族地区各类实用人才进行培训,请专家学者灌输新理念、新知识,现场指导种养技术。通过这些举措,少数民族人才的知识得到更新,科学种养水平全面提升。三是着力加快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置于少数民族地区整个人才资源开发中。把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实施意见》重要内容,要求要“把民族地区‘三支队伍’建设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通过多年的挖掘、培养和使用,一批少数民族乡村迅速发展,一批少数民族人才脱颖而出,全市培养出一批以蓝永清(南康市赤土畲族乡党委书记)为代表的党政管理型人才,以王桂英、蓝少璋等为代表的带领民族村组发展的经营型人才,以蓝溅英、兰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蓝永贵为代表的农民画家和手工艺制作者、以蓝祥寿、蓝四仔为代表的种养型人才,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的脱颖而出,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在新形势下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正需要以“”为桨,好风助力,推动少数民族事业扬帆远航。

  赣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温海   赖劭闻

马哲海副局长深入峡江县金坪民族乡调研
来源:民族经济发展处、峡江县金坪民族乡    发布民族宗教局
新余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新华深入少数民族村调研
来源:新余市民宗局    发布日期:2019-03民族宗教局
新法制报社记者来访省民宗局政策法规处
来源:政策法规处    发布日期:2019-03-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