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优先理念新余渝水区办好民生实事
坚持民生优先理念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渝水区倾力办好50件民生实事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多年来住新房的梦终于圆了!”这几天,渝水区城南街道办新亚新居委会居民刘贞总是满脸笑意,心情轻松,因为马上就可以拿到保障性住房的钥匙了。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安居工程是渝水区今年实施的50件民生实事之一。今年来,该区坚持民生优先理念,实施50件民生实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上半年,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6.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41.%,同比增长31%。
渝水区把解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提出民生投入只加大不减弱、民生工程覆盖只扩大不缩小,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解决资金投入问题,该区除积极“开源”,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之外,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 严格控制各项行政开支,大力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迎来送往的费用。今年上半年,全区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同期下降36.6%,区公共工程核减金额0.54亿元,核减率9.8%,从而大大节省了公共工程投入资金。
减少行政开支,使民生工程投入得到有效的保障。该区实施就业再就业“一号工程”,不断扩大就业规模。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09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060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00万元。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工作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保参保率达98%,养老金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新农合参合率达99.8%;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7.5%、10%,农村五保对象分散、集中供养年标准分别达3120、3300元;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发放城市低保金2097.5万元、农村低保金1331.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金1340万元、城乡老人高龄补贴800.6万元。与此同时,24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竣工17个,下村中学教学楼基本完工,界水黄溪小学建设、通济小学、富塘小学改扩建全面启动。全区所有乡镇(中心)卫生院、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371所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全面实施,乡村医生签约农村居民194413人。
在民生工程投入中,该区还注重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今年以来,该区进一步完善了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基础设施,目前179个农家书屋全部达到省级建设标准,图书馆新增藏书3000余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型文艺活动,常年实行文化“三下乡”活动,送电影1045场,送戏37场,“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全区电视用户达5.6万户,176个行政村开通了无线数字电视。(新余新闻网8月3日讯 通讯员 吴红忠 胡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