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优先解心结 南昌市找到棚改“金钥匙”

02.12.2014  13:05

  本报南昌讯 (江西日报记者范志刚)棚户区改造关系千家万户“安居”梦,工作若不得当,千难万难。自去年7月以来,南昌市以“改善棚户区百姓住房条件”为出发点,启动了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工作。凭借“民生优先”这把“金钥匙”解开百姓心结,多个棚改“老大难”项目顺利推进,2万多户百姓告别了“房屋小半间,抬头不见天;三世同堂住,睡觉肩靠肩”的生活。

  在改造对象上做到民生优先。该市在棚改工作中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的宗旨,优先考虑那些急需改造的地块。在民生优先的理念下,棚改由政府承担融资责任,创新出“1+6+X”模式破解资金难题,多年停滞不前的项目快速推进。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市完成了万寿宫、十字街等多个棚改“老大难”项目,征迁房屋370多万平方米,过去一年南昌棚改的面积比以往10年还多。

  在改造政策上突出民生优先。由征迁户集体自主选择有资质的评估公司进行征迁价格评估;政府在评估价基础上提高20%作为征迁补偿;在规定期限内签约交房的再加20%的奖励;被征迁户只有一处房产且不足36平方米的,按36平方米予以补偿……在制定棚改政策时,该市处处为百姓考虑,让他们在棚改中真正获得实惠。在让利于民的政策作用下,征迁不再是棚改拦路虎。地处西湖区中心地段的象山南路沿线棚改项目,征迁户达5890户,为历次棚改涉及户数之最。然而征收令尚未下达,这一地块已有六成住户签订预交房协议。到今年7月15日,征收决定公布不到50天,99.65%的住户已经签约交房。

  南昌棚改,不仅有民生优先的好决策、好政策,更有为民棚改的好工作。该市广大动迁干部真诚为棚改征迁户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他们寻房源、找店面、解决就业,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