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好,才是真的好(特别报道·新视角看形势③)
宋 嵩制图
核心阅读
民生好,才是真的好。这是因为,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得到改善也恰恰表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在加快调整、改革在加快推进
前文回顾
5月25日,本版刊发“新视角看形势”系列报道第一篇《速度放缓就是形势不好吗?》。报道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速不能反映一个经济体发展的全貌。如果不仅仅以速度看形势,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化,一些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
6月1日,本版刊发“新视角看形势”系列报道第二篇《风向标还灵不灵?》。报道认为,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一些传统微观指标持续走弱,而宏观经济依然处于合理区间,这种“背离”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而这,正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因此,我们不能单以一些传统微观指标来判断经济形势。
改善民生
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
民生改善是比GDP快慢更值得关注的、终极的经济指标
当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时,人们发现:一边,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另一边,却是民生指标飘红:
就业保持平稳增长,饭碗更多了。
一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320万人,调查失业率在5.1%左右,总体稳定。
居民收入较快增加,钱包更鼓了。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同比实际增长8.1%,快于GDP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61,比上年同期缩小0.05。物价温和上涨,蔬菜、生猪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低位运行。
社会保障继续加强,“兜底”更稳了。
到3月底,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18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133万套。到2014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8.42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97亿人,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常态下,我们不能单以速度研判形势。应当看到,虽然一季度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但缓中有稳、缓中有进、缓中有新: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加快孕育;与此同时,民生、就业等状况较好,更是表明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民生好,才是真的好。这是因为,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本义来看,改善民生是最重要的指标。
“脱离了人,经济发展就没有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举例说,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修路盖楼,对GDP有贡献,但对百姓来说毫无意义,而且还浪费资源,造成增长的负效应。“只有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才有效益。民生改善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比GDP快慢更值得关注的、终极的经济指标。”
——从经济发展动力来看,改善民生是发展提质增效的必要条件。
“加快保障房、农村水电、环保治污等民生工程的建设,改善群众生活,也增加了消费和投资,稳定并扩大就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既能让农民工早日摆脱尴尬身份,也能助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加快实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举例道。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改善民生是深化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支撑。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发展更紧密地与民生改善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的认同,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凝心聚力。”张占斌说。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政策体系的完善,民生的持续改善,将使我国平抑经济波动、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更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表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支撑之一就是发展社会事业、实现社会公平。
民生改善
表明结构优化、改革推进
就业、消费的稳定分别反映出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持续优化
民生好,才是真的好,还因为民生改善恰恰折射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在加快调整、改革在加快推进。
结构更优了。
就业的稳定反映出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超第二产业,今年一季度高于第二产业8.7个百分点。就业吸纳能力更强的服务业已稳稳撑起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解决新增就业占比超过四成。
消费的稳健增长反映出需求结构的持续优化。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文体消费、养老家政消费……如今,居民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消费需求健步前行,成为“三驾马车”中贡献最大的头驾马车。
活力更强了。
收入分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简政放权……持续不断的改革红利提升了老百姓的公平感、幸福感,也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将个人的创富历程与时代的创新大潮共鸣共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获得更为深层、持久的动力。”张车伟说。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
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应常抓常新。
——改善民生,就要稳就业、提收入、强保障。
“稳就业”松不得。
张占斌认为,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统筹安排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的就业,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等等。“多指导、多服务,提供信息,畅通渠道,把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到位。”
“提收入”慢不得。
“要更大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扶贫开发,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张占斌说,老百姓兜里有钱了,才敢大胆消费,在改善自身生活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强保障”弱不得。
财政收入放缓,可民生投入不能打折。张占斌认为,当前应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城乡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健全困境儿童、高龄和失能老人、重度和贫困残疾人等特困群体的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等等。“民之疾苦,国之要事,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改善民生,就要突出公平为先。
公平是照进千门万户的阳光,增民惠、暖民心、聚民意。专家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让社会成员获得“起点公平”有更坚实的制度基础;要继续实施商事制度、财税制度改革,实现市场经济各主体的“机会公平”……“发挥好社会政策的再分配功能,在社会保障领域,有步骤地推进各种制度的整合与统一;在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说。
——改善民生,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为。
民生福利的供给水平要与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范剑平认为,经济增长有快有慢,而福利待遇水平一旦上去了就很难降下来。应吸取一些国家社会福利过度膨胀、难以兑现、失信于民的教训。“如果脱离了当前基本经济状况一味强调提高民生福祉,短期内或许某些民生状况能得到改善,但有可能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后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
持续改善民生,能让每个人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深化民生改革,能让每个人都有凭借勤奋工作、诚实经营和聪明才智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只有民生好,经济社会发展才会获得持久动力并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8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