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民生问题为发展问题 上饶拿出“真金白银”改善民生

17.11.2013  10:00

    新华网江西频道11月17日电 (万曦亮、巫保平)城区63条小巷及下水道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老火车站棚户区改造、天佑雅苑公租房、城市引水工程、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民生项目快速推进……今年以来,上饶市树立民生问题就是发展问题的理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舍得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入公共服务领域,用于解决群众关心的住、学、医、行等难题。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巿民生领域支出达153.9亿元,增幅达22.8%,高于支出平均增幅4.6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总量的67.7%。

  住有所居不是梦。该市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一号工程,列入县(市、区)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推出三房并轨、五方并兼、租补并行、租售并举、建管并重、宽严并济、政企并联、奖罚并用等措施。截至目前,该市共建设各类保障房和棚改房142586套(户),已有28329户中低收入家庭通过摇号中签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梦想,并有90765户低收入家庭享受了廉租房货币补贴。

  就业创业难题有效破解。该市全面落实就业服务、扶持措施,常态化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实施产业发展促进就业计划、全民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巾帼创业助推工程。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59万人,就业率达94.5%;新增小额担保贷款7.88亿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所占比例达70%以上;7万多农村劳动力成功实现了转移就业。来料加工成为全国巾帼创业品牌,至今共创办180多个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带动16万余名城乡妇女创业。

  社会保障网更加强健有力。截至9月底,城镇医疗、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到148.68万、76.29万、33.88万、21.02万人,均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在全省率先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工伤保险还不断向高危行业、农民工较多的重点单位延伸。同时,还有7.8万征地农民纳入了养老保险,7.3万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有力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和农民工的工伤赔偿问题。

  民生服务有了新模式。为把便民服务延伸到基层一线,该市建起了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网络,目前全市215个乡镇全部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2202个行政村都设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民政、卫生、计生、社保、农业服务等事项均可在此一站式代办,村民不出村就能把事情办妥。

  上饶市还建立了民生工程“三调度一核查”工作机制,确保民生工程得到扎实推进。在1至9月的民生工程完成情况表上,八大类96项民生指标中,有89项达到序时进度,占任务数的92.71%,其中超额或全面完成61项。

    上饶:打造现代升级版农业进行时

    10月,正是鄱阳湖虾蟹收获之时。放眼望去,宽广的水面上渔船成排,渔民们笑逐颜开;岸上则是车水马龙,一筐筐活蹦乱跳的虾蟹正被保鲜装箱,几个小时后,它们将出现在上海、杭州的超市里。这一幕是鄱阳湖秋季经常出现的景象,也是我市加快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的生动缩影。去年全市水产品总产47.26万吨,居全省第一。 详细>>>

    上饶:迎接高铁时代 打造江西东部增长极

    10月24日至27日,市委召开工作务虚会。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主动迎接“高铁时代”,加快发展升级,努力把上饶打造成为江西东部重要增长极。市委书记陈俊卿,市委副书记、市长潘东军先后主持并讲话。 详细>>>

    上饶移动以信息化打造“智慧上饶” 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25日电(王席传)手机轻松一点,就能游览三清山了;手机轻轻一刷,就能乘坐公交了;电动车被盗不用担心了,有移动车联网随时跟踪被盗车辆的位置,帮您快速找回爱车……近些年来,上饶移动公司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在上饶市打造“智慧城市”,更通过各类服务网点提供了10000余个就业岗位。 详细>>>

     四曲齐奏 上饶打造“绿靓洁富”新农村

    走进上饶县煌固镇沿坂村,路面洁净如洗、空气清新吐芳。正是全市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使该村庄呈现出文明和美的新气象。我市把推进生态文明乡村规划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绿、靓、洁、富”四曲齐奏,使村容村貌有了大变样,成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农民富裕的新型乡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