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营企业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亮点

11.12.2015  09:47

  近年来,江西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总体数量和投资额逐年增加,占比持续提升,已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截至2014年底,全省454家对外投资企业中,有300多家是民营企业,占全省对外投资合作企业总数七成以上,投资项目遍布6大洲74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带动了全省过剩产能转移和企业转型升级。

  江西民营企业“走出去”取得较快发展,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从内部条件看,还存在企业“走出去”因自身实力不强,跨国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把握能力有限,风险防范意识欠缺等问题。从外部环境看,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萎缩,以及中外文化差异等因素也是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发达地区相比,江西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对外投资企业规模不大,总体金额较少;二是对外投资领域较窄,多数集中在国际贸易、资源开发、承包工程领域;三是对外投资层次较低,主要以建立贸易窗口、传统的承包工程为主,利用境外人才、技术、品牌还相对较少,并购核心技术及公司的更加稀少。

  分析制约江西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解放不够。不少民营企业家面对国际大市场,仍有“守窝”“守摊”思想,不愿或不敢“走出去”。有的地方政府担心本地企业向海外发展会造成资金和人才流失,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意愿不强。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战略目标、主攻方向、行业领域、发展项目、投资安全等,缺乏规范组织和科学规划,顶层设计不明晰,缺乏区域及项目的选优和重点。已出台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审批还存在着部门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审批权下放不彻底等情况。三是企业自身不“强壮”。多数民营企业了解和掌握国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市场运作模式等相关信息不全面,缺乏既熟悉国际投资规则又具备国际化经营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和品牌,核心竞争力不足,有的还面临金融方面的困难。

  在分析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情况时,我们还注意到,开展对外投资业务,企业不能去单打独斗,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好:一是企业要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对投资目标国的市场有很好的理解,包括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二是要有一个非常长期的合作关系,要和当地的相关合作方建立长期关系,抱团发展;三是一定要有合作的意识和语言,要学会怎么样去精诚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为推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省工商联经过科学论证,决定利用广泛接触联系民营企业的有利条件,成立省总商会“一带一路”服务中心,建立全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台账,掌握民营企业“走出去”基本情况;加强同省政府主管部门、国外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国内外商(协)会以及金融机构的联系协调,在64个国家组建江西商会或加强与已有的江西商会的紧密联系,帮助民营企业了解各个国家地区的国别政策、市场及项目信息、风土人情、分析市场风险;了解国家有关扶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充分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加强对民营企业走出去需求的调查研究,及时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示市场风险与规避风险措施;协调、组织民营企业分类组合、抱团“走出去”和利用我国及江西在境外已建、在建工业园区“走出去”。

  据了解,目前,江西一批有实力、具备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正在积极探讨国际市场,跟踪洽谈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如,江西赣州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投资10亿美元的埃塞俄比亚中国华坚国际轻工业园项目;南昌碧朗鞋业在孟加拉投资开办中小企业轻纺产业试验园区项目。为此,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协调服务,加强宣传培训,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促使民营企业成为江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亮点,使工商联成为政府推进“走出去”工作的重要支撑。

  江西省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