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实施立体化治安防控 4000民警全部配枪巡逻

02.05.2014  07:34

持枪特警在北京路巡逻

多名携带警犬的民警在公园前地铁站巡逻  

  5月1日起,根据公安部、省公安厅及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广州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工作机制,全市一万多民警和辅警走上大街小巷,开展社会面治安巡逻。巡控力量按照民警与辅警最高1:2的比例配备,其中,所有参与巡逻的民警全部按照规定配枪进行执勤。此外,广州警方专职视频监看员对39.7万个公共视频监控探头全天候开展“视频巡查”。广州警方表示,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好社会治安。

   4000余民警全部配枪巡逻

  “广州过去的巡逻比较单一,有市民认为是在‘巡街’,我们这次是使巡逻警力能够投放合理,有的放矢。”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处处长陈森盛昨日称,新的万人专职巡逻队由原有的特(巡)警、便衣、治安、派出所等警种和辅警整合而成。巡控力量按照民警与辅警最高1:2的比例配备,其中的4000多民警全部配枪。

  据悉,广州最新的巡逻防控分为“市、区、派出所”三级。在常态下,市级巡控力量承担中心城区的主干道、重点部位、市区人流密集场所等重点目标及周边的重点时段巡防任务;区级巡控力量承担各区(县级市)的城市(街镇)中心、商业旺地、内街里巷等人流密集场所和路段;派出所(社区)级巡控力量将设置专职巡组,巡逻区域覆盖至村居、内街里巷、行业场所等。

  记者在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巡警巡逻线路图上看到,民警的巡逻轨迹遍布广州城的大街小巷,其中,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区的巡逻路线最为密集,此外还有一条巡逻线路贯穿了整个珠江航道。此外,昨日记者在广州地铁公园前站内看到,多名携带警犬的民警也在地铁里排查可疑物品。

   民警开展社区防控也配枪

  广州警方介绍,专职巡逻队伍将结合人流、交通、治安状况及地理环境,灵活采取机动车、自行车、徒步巡逻以及定点守护等勤务方式。在人流密集场所、车站码头、城市广场、重点部位周边以徒步巡逻为主,条件允许的巡组携带警犬巡逻。

  1994年以来广东巡逻警察一直佩戴枪支执行巡逻勤务。昨日,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再次强调不同巡组按照不同的标准配备个人及车辆装备,执勤民警巡逻时一律按规范配备枪械。”社区民警日常开展社区防控工作时也将佩枪,执勤时有警接警、无警巡逻。”

  当发生重大案件或突发性事件时,巡逻力量如何快速反应处置?“可短时间集结屯兵街头巡逻队伍,进行处置。”广州警方昨日介绍,在划分巡逻警区时,“移动警务车”及冲锋车、防暴车作为常态巡逻勤务依托和街面应急处突屯兵点,分等级响应、指挥,就近调警。此外,便衣巡逻力量主要投放在治安复杂区域,与着装警力紧密联动。特警支队与各个层级的警力联动巡逻,在重点区域形成巡逻“叠加”效应。

   指挥中心“点对点”指挥巡警

  立体化巡逻防控启动后,民警何时何地巡防变得更加“讲究”。在市局指挥中心警情研判技术分析平台上,实时监控着全市各区各个时间段,各种类型警情的状况。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科长米娜娃尔介绍,平台数据每十秒钟更新一次,指挥中心会每天将各类警情进行研判,并将研判结果送到警力部署部门。“针对某一类案件,我们可以精准地分析到路段、场所。

  向路上巡逻民警下达指令也变得更加畅顺。在市局指挥中心,整个广州路面所有的巡逻车、巡警的动向都可以在系统上显示出来。指挥中心可随时“点对点”指挥巡警。

  从路面换到室内,广州警方200多个视频监控室专职视频监看员全天候“视频巡查”同时展开。对全市39.7万个公共视频监控探头全天候监控发现异常后,指挥中心立即调派路面就近巡防力量前往处置。广州警方负责人介绍,“立体化巡逻”重点在于做到“信息研判——勤务指挥——实兵巡逻——卡口应用——视频监控”闭环联勤运作,使实兵巡逻避免了“单兵作战”,依靠信息研判、视频监控、外围查控点等后台让巡逻过程避免了“单线运作”。

   特警配备特种车辆重武器

  防范暴力恐怖袭击特警是主力军。记者获悉,从5月1日起,广州市、区两级特警力量配备特种车辆和重武器开展常态化应急巡防勤务,以至少5人为一组,每天重点时段加强重点部位、区域的武装巡逻控制。遇社会面发生紧急突发情况时,特警随时接受110指挥中心的指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执行攻坚处突任务。需要继续增援警力时,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将视情况调动市、区(县级市局)的警力增援,多点响应,联动处置。

现场

特警五分钟内即可到突发现场

●地点:北京路步行街

昨日恰逢五一,北京路步行街上人流如织,精神矍铄、荷枪武装的10名特警队员把守在这里,让逛街的市民感觉安心。他们分别来自广州市局和越秀分局,每5人为一组,每组3人负责徒步巡逻,2人负责守点。

我们是应急巡防巡组,作为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力量,发生紧急情况后可以第一时间攻坚处突。”装备重近二十斤的特警队员告诉记者,越秀分局在北京路步行街、花园酒店、火车站设置了3个应急巡防点,施行轮值制度,每一组队员每次执勤8个半到9个小时。“这里我们24小时都在。

快,是对特警的第一要求。” 昨日负责执勤的一名特警队员告诉记者,如果在北京步行街的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状况,手持微型冲锋枪和狙击步枪的他们都可以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几天前的北京路群体殴斗案件,我们就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支援。

除了特警,北京路步行街所在派出所的十余名民警也荷枪在此巡逻,并不时为前来寻求帮助的群众服务。“今天是节日,我们增加了警力,平日北京路步行街我们有七八个民警,七八个辅警和40多个保安。”一位民警介绍,他们的巡逻为三班倒,每次巡逻的时间为8小时。

民警排查可疑人员提醒档主防盗

●地点:天河南街南一路社区

南一路社区位于商业旺地天河城旁,附近商铺、酒吧、流动人口众多。天河南街派出所李警官承担了南一路社区内的巡防任务,他平均每天要在不大的社区里转上6—8个小时。为了引人注意,李警官骑了一辆亮着巡逻警灯的自行车。

我平时每天就是绕着社区转,有时徒步有时骑着车。”昨日,李警官告诉记者,巡逻的一项任务是排查可疑人员,平均一个小时可以查3—5个人,我把他们的身份信息发回分局进行核对。“如果发现没有居住证就让其补办,如果发现信息有问题,就立刻带回派出所询问。

小区内最多的警情就是商铺失窃案件,李警官说,自己巡逻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醒商铺档主们注意防范。“贼看到有民警就会躲起来,所以加强巡逻提高见警率也是预防这类案件发生的一个办法。

平均每5分钟检查一辆可疑车辆

●地点:天河路体育中心附近堵守卡点

昨日11时,在天河路体育中心旁的堵守卡点,天河分局的特警队员对过往的每一辆可疑车辆进行检查,平均每5分钟查一辆,主要查嫌疑车辆内是否藏有毒品、管制刀具、枪支,并调查嫌疑车辆车主的信息。

我们排查工作一次是2个小时,在常规时段,启动2级响应的时候必须来。”天河公安分局一位参与检查的特警队员说,他们的任务是在得到可疑人员信息时,在指定路段守候嫌疑人车辆。“不一定在这个点,有的时候在东圃、黄埔大道或者中山大道。

经过数据统计和多维分析,及时发现社会治安防控方面的薄弱环节,哪些城市主干道、高速路口需要增加查缉布控。”特警队员介绍,如果可疑车辆冲卡,他们备有摩托车、汽车便于拦截,并会第一时间通知下一个卡口进行拦截。除此之外,堵守卡点的特警队员还负责应对卡点周边的应急处突,如果发生暴恐事件,会立即抵达现场应对。

我们巡逻的重点时段是7时半到9时半、10时到12时、17时到19时。”特警队员介绍,实际上,每天在天河区特警们的巡控区域非常大。特警队员被分为13个巡组,其中3个巡组专职负责防暴力恐怖袭击,24小时在中心区域值守,随时呼叫、随时应急。3个摩托车巡组负责黄埔大道、科韵路等区域,另外7个巡组为徒步巡逻,涵盖了天河的各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