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走访群众时听见哭声寻得被拐男孩

23.01.2015  13:11

  1月21日上午,欣欣被爸妈抱在怀中,一家人看上去特别幸福。 1月20日,晚报刊发了大余县新城镇桥西村太河山组5岁男童欣欣,1月17日中午和几个小伙伴在离家不远的村道上玩耍时,被一陌生男子用糖果诱骗带走的报道。稿件见报后,国内众多媒体、网站及网友纷纷转发,并留言祝福小欣欣平安无事,早日回到父母身边。1月21日凌晨1时许,记者接到欣欣父亲董润生发来的手机短信:“余记者,我儿子找到了,谢谢你们《赣州晚报》的关心与帮助,谢谢!”看到这条不足百字的短信,记者倍感兴奋。一连多天为欣欣安危牵挂的人,看到欣欣平安回家的消息后,大家也可放心啦!

  父母:儿子平安回家 一夜兴奋难眠

  21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走进大余县公安局池江派出所,正好遇见董润生夫妻二人带着5岁的欣欣登门感谢公安民警。

  在派出所的院子里,欣欣面带羞涩地被父母抱在怀里,手持一块棒棒糖,时而吮吸几口,时而抬头瞄一眼记者,时而又将嘴巴凑到爸爸的耳边嘀咕几声。其父母董润生和沈水娣则面带笑容,紧紧地将欣欣护在中间。看到这温情一幕,在场的民警和记者都不忍心上前打扰。

  “欣欣,妈妈太想你了,你让妈妈抱抱好吧!”说完,沈水娣张开双臂,欣欣立即转身扑向妈妈的怀里,轻声应道:“妈妈,我也好想你!”听到这句话,沈水娣的眼睛顿时红了,泪水夺眶而出。欣欣看到妈妈流泪,连忙伸出小手给沈水娣抹拭。

  董润生说,自从1月17日中午欣欣被人拐走后,这几天夜里,看着窗外漆黑一片,心里就会更加牵挂和担心。20日晚上10时许,就在董润生又将迎来一个难熬之夜时,突然手机响了:“董先生,你儿子欣欣找到了,现在在池江派出所,你赶快来接人吧!”听说儿子找到了,董润生连忙驾驶摩托车,带着妻子沈水娣赶到池江派出所。走进派出所,看到欣欣安然无恙,夫妻二人喜极而泣。谢别民警后,一家三口连夜返回家中。看到失踪几天的小孙子平安回到家中,爷爷董绳华抱着欣欣久久不肯松开,看了又看,亲了又亲。当晚,一家人沉浸在幸福喜悦之中。

  “整个晚上,我根本就睡不着,一直看着欣欣睡到天亮。”沈水娣刚说完,董润生接过话说:“一连几天,我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昨天其实很困,可就是太兴奋,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更让夫妻二人高兴的是,当日上午,他们带欣欣到大余县第二医院检查身体,医生告知,欣欣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身体很健康。

  民警:听见小孩哭声 竟是失踪男童

  欣欣被拐3天就找到了,且平安无事,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那欣欣又是怎么找到的?诱骗他的犯罪嫌疑人是否被警方抓住?就此,记者采访了大余县公安局池江派出所副所长李小琦,因为欣欣就是他找到的。

  说起此事,李小琦也觉得很偶然。因为工作需要,李小琦没有被列入调查欣欣被拐的专案组成员。1月20日晚8时许,李小琦开车准备下村去走访农户,当车行至距离派出所约1公里远的杨村路口时,突然听到路边有小孩的啼哭声,且还围了许多人,于是马上停车上前察看情况。走进人群,李小琦看到是一名小男孩在哭喊“我要回家,我想妈妈”。看清小男孩模样后,李小琦觉得他很像前几天被陌生人拐走的5岁男童欣欣,便马上问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家住哪里?小男孩一一回答,所有信息全部相符。李小琦连忙将小男孩抱上车带回派出所,接着向大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报告案情。

  李小琦说,欣欣被带回派出所后,专案组成员看到他平安无事,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随后电话通知欣欣的父母前来派出所接人。

  新城派出所民警明康平说,自从欣欣被陌生人诱骗走后,专案组成员压力特别大,一连几天,大家几乎没有休息,分组日夜到各村组展开走访调查。20日晚上9时许,当接到欣欣被找到的消息后,专案组成员长舒了一口气。

  据大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办案民警介绍,欣欣出现在国道路边上,极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迫于媒体、网络等舆论压力,也有可能是良心发现,才将欣欣丢在路边。不管怎么说,欣欣能平安回到父母身边,这是万幸。目前,大余警方正在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希望早日将他抓捕归案。

  支招:防范儿童被拐 家长记得七招

  陌生人的一颗糖果,就轻而易举地把欣欣给骗走了,说明欣欣胆子较大,不怕陌生人。欣欣只有5岁,年幼无知,缺乏防范能力,这可以理解,但作为家长或监护人,还有幼儿园老师,平时的教育有没有问题呢?如有没有教育过他不能吃陌生人的食品,不和陌生人讲话,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办案民警表示,欣欣能平安回到父母身边,固然是件幸事,但广大家长和监护人确实有必要了解预防和识别拐卖儿童的知识,提高警惕,避免类似案件再发生。儿童如何防“”,看好这七招:

  一、掌握儿童的动向,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不要让孩子独自在门外玩耍;不要让孩子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跟随其他孩子外出玩耍;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人、车跟随;给孩子佩戴有家庭相关信息的物品;不要带小孩去偏僻人少的地方。

  二、让孩子记住家庭住址、家长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教会孩子遇事打110电话求助;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教会孩子如果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与父母丢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及其他“紧急避险”的方法。

  三、常提醒儿童防备陌生人。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识地在门口放几双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难以看出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诉孩子不要为陌生人开门。

  四、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接,不和陌生人讲话,不跟随陌生人走。

  五、与幼儿园、学校讲定通常接孩子回家的人,并把接送人的电话号码告诉教师。

  六、建份档案。父母要用文字记述有关子女的体貌特征(如身上某部位胎记、斑点等),一般每季或半年带孩子拍照片,以备急用。

  七、一旦孩子失踪,父母应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