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养 悬崖上亲情的是与非

12.04.2015  13:15

  这段时间,南京一小学二年级孩子童童因没完成养母布置的课外作业,遭到养母殴打导致皮肤多处受伤,事件曝光后舆论哗然。虽然“南京男童遭虐待”一事有了结果,但“收养”却成为热门话题。

  的确,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有些人,他们渴望为人父母,想要触摸小生命的第一次胎动,聆听第一声啼哭,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无奈成为“领妈”“领爸”一族。

  一边是无力抚养亲子的“宝妈”“宝爸”,一边是求子心切的“领妈”“领爸”,收养将这两个群体联系到一起,但这一“处在悬崖上”的亲情,是非异常多,也极易暴露出诸多社会和法律问题。

  收养已从亲戚间发展到网络征集

  据介绍,早年的民间收养,大多发生在亲戚之间,但这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不孕现象,亲戚间征集收养线索已经很难。而据知情人透露,不少没有孩子的家庭将收养想法发在网上,引来不少关注。

  “我问过福利院,也找过老家的人,合适的孩子太难找了。”家境殷实、有房有车的王异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孩子,而前段时间,一名“准宝妈”在“收养吧”的发帖引起她的关注。对方称大学本科学历,肚子里的孩子有偿送养。如果领养方能联系产科医院,孩子的出生证可以直接填写“领妈”的信息,以方便孩子上户口。如果领养方愿意负责坐月子和生孩子期间的费用,补偿费用可以相应减少。王异跃跃欲试,但她发现有很多人已经和“准宝妈”联系。

  “女宝才两个多月,求收养”“有偿送待产宝宝”“男宝一枚,有意者可联系××××”……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收养信息出现网络上,虽然无法断定信息的真假,又或其中是否存在贩卖等犯罪行为,但至少能说明当前存在收养的需求。记者上网查询了一下,发现不少收养网站都有明确规定:在收养和送养过程中,不应该带有金钱往来;不支持高额孩子补偿金,一切高额费用都有贩卖孩子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