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民间联手出资 修复婺源“査氏祠堂”
査氏宗祠。通讯员 单长华摄
连日来,正在紧张修复的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査氏祠堂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栋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被斥资1450万元进行修复,是政府部门和民间力量联手形成合力的一个典型样本。文保专家称,文物古建筑保护能否由此实现政府保护向社会化保护的突破,值得期待。
历经风雨300余载
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氏宗祠距婺源县城50公里,由查氏宗祠和查氏客馆两部分构成。婺源査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査旺平介绍,该宗祠建于1664年,当时徽州知府题名孝义祠,故又名孝义祠。孝义祠1854年曾遭兵毁,1864年重建,1898年扩建。孝义祠占地2460多平方米,由广场、花园、大天池、大礼堂、后堂等部分组成。査氏宗祠是凤山村査氏族人总祠堂,当时该村还有多座分祠堂。
“上世纪初,在此开办了洋学堂,新中国成立后被用作小学学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凤山村其他17座分祠堂陆续遭毁坏,由于用作学校,该宗祠幸免于难。”凤山村党支部书记查红来介绍,1978年后,凤山中心小学在此扩建初中部,査氏后人为恢复祠堂功能,由港澳台地区査氏后人以及华侨出资200多万元,在该宗祠附近1公里外建了一座学校,学校才搬出该宗祠。
由于历史原因,该宗祠的大天池、厨房等被改作他用,但宗祠主要建筑保存完好。身在祠内,依然能感受到该宗祠当初的气势。2013年,查氏宗祠因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正式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两年筹1450万余元
5位高龄老人回忆宗祠原貌
其实,修建宗祠一直以来是査氏族人的心愿。凤山村党支部书记查红来说,20世纪70年代,当地査氏居民就将原来铺在路上的青石板等材料收藏了起来,就为有一天修复祠堂时使用。
“近年来,婺源县重视残缺损坏古祠堂、古民居、古遗址的修葺和保护工作,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古建筑保护中,保护好婺源文化的根。”査旺平说,查氏宗祠被评为国家文保单位后,凤山村从2013年开始筹备修复事宜,征得国家文保专家意见,并获得保护资金700万元。不过,这笔钱满足不了宗祠的修复费用,联谊会便发动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及海外的査氏后人,包括本地査氏居民在内,陆陆续续捐款750万元,修复资金共达1450万元。
査旺平介绍,修复前,国家文物保护专家专门进行设计。8位专家来凤山村后,邀请了5位本地75岁以上高龄老人,采取座谈会形式,让老人回忆宗祠原貌,帮助专家不断修改完善设计图纸。仅施工图的设计,多名顶级专家就花费了3个月时间。
去年11月29日,在大修开工仪式上,许多来自河南、浙江、广东等地的查氏后人还主动在现场捐款。据介绍,该工程预计今年年底修复完毕,力求按照宗祠的原样全面修复,让这座古老的宗祠重放光彩。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让更多文物古建筑得到修复
文史专家介绍,查氏宗祠是婺源查氏仅存的一座宗祠,为研究徽州地区的家族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修复査氏宗祠很有意义,一方面可以借此传承爱国、爱家、爱族精神;另一方面,因为査姓在全国属于小姓,我们将以祠堂为连接点,让査氏后人抱团奋斗、共同努力。”査旺平说,婺源旅游资源集中于东北部,浙源乡是唯一没有充分开发旅游的乡镇。浙源乡是詹天佑故里,又是金庸(原名查良镛)祖籍地,同时还有龙天宝塔、战国时期吴楚分源古道等历史遗迹,旅游资源丰富。当地希望建设成一个地标性建筑,建成中华査氏文化园,体现金庸文化、农耕文化,与其他资源一起形成旅游文化产业链,其收益用于宗祠维护以及各地査氏联谊等。
“婺源查氏宗祠的修复足以说明婺源人对于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特别是引进民间资本加以修缮文物,在我省文物保护进程中具有样本意义。”省文保专家说,文物都应该得到保护,但实际上没有一座城市可以同时对所有控保古建筑加以修缮,因为投入将是天文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单靠政府显然不够,从“政府保护”向“社会化保护”过渡是大势所趋,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抢救古建筑,希望我省更多的文物能得到修复。(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孙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