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志士张岂庸

13.08.2014  22:40

  □王水宝

  张岂庸(1889——1970年),字球特,又名字融,万载县康乐镇人。出身在富裕家庭,1913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肄业;辛亥革命期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1911年6月参加中国同盟会,1915年5月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曾参加护国讨袁、护国讨段斗争。1948年春在香港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在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江西省政协常委期间,长期从事政协和民主党派工作,毕生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70年12月因病逝世,享年81岁。

  1913年7月2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奉孙中山先生命令,在九江湖口宣布独立,成立讨袁(世凯)军,拉开了第二次革命的序幕。为扩充军队急需军事干部,李烈钧派亲信携款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接济赣籍学生,并令他们回赣参加讨袁。当时在炮兵科学习的张岂庸听到这一召唤,热血沸腾,激情满腔。他便秘密请假南下,赶赴湖口,投入讨袁斗争,被李烈钧任命为湖口守备军司令部副官兼卫队连连长,并兼东炮台代理台长。战事开始,张岂庸奉命巡察东炮台,亲自指挥作战。由于敌舰炮轰猛烈,在炮台附近落弹两处,被炸成深坑,弹片横飞,炸伤炮台士兵两名。因随时有被弹片击中的危险,台长要张岂庸离开炮台,但张岂庸没有依从,一直坚守阵地,指挥炮台还击。由于袁世凯派重兵压境,敌我兵力悬殊,准备仓促,装备不善,加之各省援军无望,孤军奋战数日后弹尽力疲,无法抵御,湖口起义不到两个月就宣告失败。

  湖口起义失败后,张岂庸到上海与张威(上海龙华死难烈士)、卢师谛、杨庶堪等人商议,凭张岂庸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得的制造火药的专长,决定由张岂庸、张威携带自制的小型炸弹,秘密前往北京行刺袁世凯,另派吕超随同赴京。临行之日,上海的革命同志在都益处川菜社为二人设宴饯行。席间张岂庸与张威慷慨陈词,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怀气慨,在座者无不感动得为之欷嘘。

  到达北京后,为避开众多耳目,他们住在一家小旅馆内,吃在张培爵(辛亥革命后任重庆都督,革命党人,参与刺袁行动)家中。在京数日,终于获得某日袁世凯将出席参议会开幕式典礼的消息。张岂庸与张威分外高兴,遂决定当日由二人各抱炸弹冲向袁世凯,实行狙击,下定与袁世凯同归于尽的决心。这天,张岂庸与张威二人身着崭新的蓝袍青马褂,怀揣炸弹,高高地坐在一辆十分华丽阔绰的大马车上,俨若京城两名有身份的官员。沿途军警见到他们的派头,竟都向他们举枪行礼。马车在总统府与参议院之间的街道上来回行驶,但总不见袁世凯的身影。事后查明,原来是吕超进京后,在拜访同乡、一姓易的参议员时,无意泄露秘密。易的儿子密报袁世凯,以致袁世凯临时取消了当日参加开幕式的安排,刺袁计划就这样失败了。刺袁未遂,张岂庸与张威由北京途经天津回沪。在上海,见报载袁世凯下令处决了张培爵等十余名革命同志,张岂庸痛不欲生。不久,张岂庸得到在日本的孙中山先生召见的通知,于是张岂庸于1915年第一次远涉重洋,东渡扶桑。在日本,孙中山先生亲切地接见了张岂庸,对其不顾危险的炸袁壮举倍加抚慰,并对死难烈士表示哀悼。

  1921年张岂庸随孙中山到广西桂林参加北伐。这年的腊月,张岂庸被派往湖南长沙,负责与长沙各方面人士的联络。1922年孙中山将北伐大本营从桂林迁至广东韶关,于5月9日在韶关誓师北伐。张岂庸被委任为北伐大本营第十四路少将游击司令。接到任命后,他立即由长沙赶往韶关,并率军向江西进发。在南昌,张岂庸指挥赣军向大庾岭的敌军作正面进攻,击溃了敌军主力。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攻克赣南多地,北伐军势如破竹,迭获胜利,6月13日与各路友军会师赣州。

  1923年3月,孙中山被推举为大元帅。为了积极组织革命力量,扩大地方武装,5月份张岂庸受命从广州回到故乡江西万载县。张岂庸回故乡后,即在大桥(现为双桥)、潭埠一带秘密组织工农武装,各地农民都纷纷参加。同时还秘密收集枪械,招募新兵,扩大了地方武装。在此基础上,张岂庸编制成立了“广州军政府第十四路游击司令部独立营”,开展了武装斗争。6月6日,独立营进攻了大桥警察所,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并杀死了大桥警察所所长张功甫。独立营第一次出击全面获胜,全体将士军心大振,随即乘胜前进,一鼓作气攻打了万载县城,击败了地方武装辛观涛的“民防团”。在张岂庸领导的独立团首战告捷的影响下,万载各地不断暴发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罗城、卢家洲的农民群众抗缴苛捐杂税;潭埠、池溪的农民敢用粪便拨洒在勒税的稽查身上;黄茅改江的村民对进村抢劫的团丁,用柴刀棍棒攻之,并还缴了团丁的枪枝弹药。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毅然退出政界。1948年在香港参加由李济深发起成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织,并被民革中央委任为军事特派员,赴川、滇、康策动四川省主席刘文辉、云南省主席龙云、卢汉等部反蒋起义。在策动反蒋起义的日子里,张岂庸毁家纾难,变卖房产以充奔走全国各地的经费。这一义举深得各界好评。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