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气象人陈学溶:抗战保护几十箱气象资料仪器

23.03.2015  12:50
原标题:第一代气象人陈学溶:抗战保护几十箱气象资料仪器

  18日,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王春法,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司长胡鹏及南信大校领导等人来到陈学溶老人家中,为他贺寿 通讯员供图

  昨天,中国“气象科技贡献奖”获得者、南信大退休研究员陈学溶迎来他的百岁寿诞。陈学溶是中国第一代气象人,抗战期间,他辗转各地,但无论身在何处,气象学刊始终相伴所有,不离不弃,为中国的气象事业发展留下历史遗产……

   抗战期间保护了几十箱气象资料仪器

  上世纪20年代,中国气象专业人员极度缺乏。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竺可桢陆续接受了各机关、单位派来从事气象工作的人员几十名,让他们在气象研究所实习、进修。同时,又先后办了四届气象练习班。1935年3月,陈学溶从第三届气象练习班毕业,去泰山日观峰气象台工作。此后,开始长达两年的泰山观象,留下珍贵的气象资料。

  抗战期间,北极阁地区饱受战火洗礼。当时,陈学溶已经调到南京气象研究所工作。他说,1937年8月15日起,南京屡遭轰炸。国立中央研究院及所属各研究所将不急用的仪器、标本、书刊等装满了约三百箱运到南昌,后来又迁到长沙去寄存,其中气象研究所就有三四十箱。

  “11月23日,留守北极阁的最后一批职工被迫集体撤退。”当时,长江上的客轮已停驶,包括陈学溶在内的四位职员与另两名工人,渡江到浦口,搭乘难民车,绕道津浦、陇海、平汉铁路前往汉口。陈学溶说,途中警报频传,车时停时开,又要在徐州、郑州两地候车换乘,七天后才抵达汉口。现在,躺在陈老家书柜里的《气象学报》,就是当时战时辗转各地后保存下来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套气象刊物。

   亲历赫鲁晓夫专机气象保障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9月30日,当时在中央气象局工作的陈学溶,被派往首都机场做联络员,参加了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乘坐的民航专机气象保障。

  当时,赫鲁晓夫的专机预计在9月30日11时到达首都机场。30日黎明前,首都机场气象台仍然天气良好,但是,意外发生了。“天亮前后开始,机场的水平能见度逐渐变坏,不久便下降到最低天气标准以下,机场关闭。”陈学溶回忆道。

  机场气象台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大家会商后,一致认为这种天气是由于辐射雾所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首都机场能见度进一步降低,并出现北京秋季罕见的浓雾。如果赫鲁晓夫专机不能按时降落,将带来许多严重问题。但据西郊、南苑机场气象台报告,这两个机场能见度已经好转。陈学溶回忆说,北京西郊、南苑两个机场由于跑道偏短,不能接纳赫鲁晓夫乘坐的巨型专机;最近的备降机场是300公里外的某军用机场。

  经过反复斟酌,陈学溶认为空气中的雾滴能够逐渐蒸发掉。果然,10时以后,浓雾变薄。 11时15分前后,专机到达,雾已抬升,能见度也在2000米以上,机场开放。专机终于安全着陆。

   荣获中国气象科技贡献奖

  1972年,陈学溶来到南信大工作,直到1988年退休。其中,1978年他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时至今日,陈学溶在《竺可桢全集》出版前校阅了1600多万字,帮助出版社避免了许多差错。1984年,中国气象学会向陈学溶授予“从事气象工作五十年的前辈专家”;2004年,陈老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气象科技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