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建成校园气象站99个 小小“气象员” 每日报“阴晴”
林嘉宝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
观云测天,这项神秘且精密的工作,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6月2日,记者获悉,截至今年5月,我省共建成校园气象站99个。校园自动气象站的建成,既有助于校园防灾减灾,也使得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天来,南昌市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林永华辗转多所学校,为学生探究气象知识、现场观测天气搭建平台,让气象这门既熟悉又神秘、既通俗又严谨的科学通俗化、知识化和普及化。“南昌市内包括湾里区,目前已有10个气象站搬进了校园。”林永华说,桃花一小是该市第一所将气象站搬进校园的学校,目前拥有30多名气象观测员,都是该校学生。
据介绍,我省首个校园自动气象站2010年在新余市下村中学建成。
在吉安县凤凰中心小学校园气象站,同学们获悉明日天气的方式早已不仅来自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我们会为‘气象小观测员’颁发聘书,并为其赠送相关气象科普书籍,气象辅导员现场为学生讲解气象观测仪器及观测方法。”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说,凤凰中心小学“校园气象站”被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校园气象站”。
2013年,省政府继续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对市县政府的考核评价。省气象局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评价细则,将校园气象站建设工作纳入其中,要求每个县在中小学校园至少建立一个校园气象站。同年,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江西省校园气象站建设及运行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制定了校园气象站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模式,完善校园气象站的运行机制。按照《意见》要求,建设校园气象站的学校将成立气象科普兴趣小组,并开设气象科普课堂,将气象科普教育“课程化”,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气象、观察天气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截至2015年5月,我省共建校园气象站99个,其中53个自动观测、46个人工观测,气象知识进课堂的学校有89个,有气象知识辅导员的学校97个,有学生定时观测的学校48个,成立学生气象信息小组(或相关小组)的有87个,一般3个月到半年开展一次科普知识教育活动。气象站已能测量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各种气象数据要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