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县水产站指导高温季节鱼塘管理工作

25.08.2014  11:05

  高温季节天气炎热,是水产养殖各类品种的生长旺季,同时,水温增高导致各类病菌及虫害繁殖速度加快,致使水产养殖品种极易感染疾病。如何加强高温季节季鱼塘管理,直接影响到各类水产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近日,全南县水产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渔业生产第一线,指导及提醒广大水产养殖户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勤巡塘,注意严防浮头。每天要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早晨巡塘在日出前,观察鱼塘周围有无浮头及浮头的程度。中午巡塘主要检查鱼的吃食和察看水色,判断投饵与施肥量否适当。傍晚巡塘重点是检查有无残饲料和有无浮头预兆,有无病鱼出现,塘内已出现浮头预兆或已发生浮头时应立即采取增氧措施,如注入大量的新水或开增氧机增氧等。

  2、注意调节水质,做好塘水的排灌工作。除正确施肥和投饵外,对水色较浓的鱼塘应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质清新,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Cm。应经常检查和维修进排水沟,保持水流通畅,防止倒塌堵塞,暴雨季节要严加检查防止水满鱼逃。

   3、注意加强饵料投喂。投饵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精饲料以投下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日吃完为准。投喂次数要求每日2次。投饵质量,精饲料要求营养全面且充足,青饲料要求适合鱼类口味、无毒无害,讲究精粗搭配,投饵时要求定点投喂。

   4、做好综合防病工作。高温季节是鱼病流行的高峰期,常见的鱼病有传染性鱼病(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暴发性细菌性出血病等),寄生性鱼病(如中华蚤病、锚头蚤病、鱼鲺病、绦虫病、小瓜虫病、三代虫病等)及缺氧泛池。各养鱼户必须加强鱼病预防工作,每隔15天进行一次全池的杀虫和消毒。一旦发现鱼病,应根据不同的病症,正确诊断,及时控制,以防蔓延流行。


    附件下载:    '+sName[0]+''); for(var j=1;j                             '+sName[j]+''); }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