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渝水分局创新农村警务社区工作效果显著

07.09.2015  17:36

近年来,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以界水派出所作为试点,积极创新农村社区警务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是小店设点“接地气”。界水乡辖区企业少,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数是老人和儿童。日常走访时,民警挨家挨户一整天走下来,见到的村民少,难以掌握社情民意,工作开展效果不好。细心的民警发现,每个村头路口都有小商店,周边村庄的村民有事没事都喜欢到小商店走走、摆摆龙门阵(拉家常)。小商店不但是村民的购物点、聚集点、交流点,更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如能充分发挥好这些小商店的作用,社区警务工作就能达到耳聪目明、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界水派出所积极改变工作模式,通过统计疏理,在各重点部位的12个小商店设立警民联系点,同时聘请经营户为联络员。平时驻村民警忙完手头的事后,都会到各个小商店坐坐,与村民拉拉家常聊聊天,同时向他们宣传一些防火防盗防诈骗的知识,并在小商店显眼处张贴驻村民警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方便群众随时反映问题、咨询求助、举报线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服务。正是有了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如今该所的社区工作开展很顺利,民警只要一到联系点,就能迅速知道周边村庄发生的大小事情。7月21日,的士司机简师傅打电话报警求助,说一男子从新余市区打的回到界水乡家中不付钱就走了。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的士司机的车就停在某村小商铺前不远处。民警跟店主一打招呼,从坐在店边村民处很快就打听到打的人是某村的简某。民警立即找到简某的母亲,并让她将其子的士费40元钱付给简师傅,一起纠纷很快得到处理。

二是集市摆摊“聚人气”。每月农历逢1、4、7是界水乡集镇农贸市场逢集的日子,各村委的群众都会来到农贸市场赶集,人员集中,人气足。为提高见警率和群众对民警的熟悉度,该所在集镇农贸市场进口处设立“界水派出所服务点”。逢集时,由所领导带队,组织民警到服务点“摆摊”,发放警民联系卡,向过往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介绍“盗骗抢”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以及识别、防范的技巧,提醒广大群众防火防盗防骗防抢,并现场接受群众报案求助、咨询等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该所已在集镇开展服务10余场次,发放警民联系卡1000余份,接待群众400余人次,受理群众咨询3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10余次,现场调解矛盾纠纷7起。

集市摆摊设服务点,为派出所聚到了足够的“人气”。现在,村民们对民警充满了信任,他们经常会主动找民警,讲点最近村里、镇上的新鲜事、有趣事。很多村民有事最先想到的不再是拨打110,而是找身边的驻村民警。7月15日,群众向驻村民警反映界水乡街道2家商店储存液化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民警立即对这两家商店进行了检查,查实后,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到位。17日,2家商店的液化气全部清走,一起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群众对此拍手称赞。8月27日,派出所负责人邵凯与民警范珍在服务点受理群众咨询时,接到电话称农贸市场某副食品批发行有一起纠纷。他们立即赶到现场,发现牛奶供销商工作人员傅某送货给某批发部,被批发部店主肖某某发现牛奶已过期,要求换货,双方为此发生口角引起纠纷。经民警做工作,该起纠纷当场调解。

三是田间走访“得民意”。每年的7月份是界水乡有机疏菜基地西瓜收获的大忙季节,该所根据辖区农村生产的实际,主动上门服务,将走访延伸至田间地头。一是组织警力巡“田头”。为了防范发生盗窃行为,民警夜间巡逻到田间地头,提高见警率,防止发生西瓜被盗案事件。二是防范知识送“田头”。针对今年天气多变的特点,该所组织民警深入瓜农中开展防火、防灾、防盗为主要内容的治安防范常识宣传。三是调解纠纷到“田头”。对瓜农生产发生在田头的治安纠纷,快速出警,依法处理。目前,已调解瓜农因买卖西瓜、采摘西瓜等引起的纠纷5起,获得瓜农的一致好评。

此外,该所积极推行户口办理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由驻村民警为群众提供方便。一是送证上门,对一些孤寡老人、伤病残者不方便来派出所办证的由驻村民警上门采集信息,办理完之后送证上门。二是民警代办,对手续齐全的,不需本人签字的,驻村民警走访中收集相关资料,带至派出所代理办理。三是实时告知,对办理好的业务,由驻村民警实时电话告知当事人。今年以来,该所开展上门服务150余次,服务群众50余人,送证上门3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