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水利人在行动——青原区水务部门开展“三进三解三促”活动侧记

13.02.2014  17:32
  2月7日,新春上班第一天,青原区防汛办公室主任贺利琳就来到挂点村富田镇江背村,轻车熟路走进困难群众尹酉娇的家,进门便喊“拜年啦”,200元红包塞进了尹酉娇的手里,“给孩子买点学习用品”。作为“三进三解三促”驻村工作队队长的他,谁家几个人,有什么困难,要帮什么,心里早已有一本“民情档案”。     “这些年,真是辛苦了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帮助我们找到了致富路子,让我们的生活好起来。”尹酉娇打心眼里感激,“现在开春了,我们准备再种5亩井冈蜜柚,然后套种黄豆、花生、番薯,争取今年能摘掉穷帽子。”     2013年,一场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的“三进三解三促”活动,迅速在青原区这一片红土地上如火如荼开展。活动中,青原水利人主动到群众最需要、困难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的地方,接地气、通下情,真情结帮困难群众、真心扶助特色产业、悉心化解矛盾隐患、认真解决突出问题。     正月初九,来到东固防洪工程施工现场,尽管春风料峭,但依然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推土机、挖掘机正轰隆隆推土平坡,工人们忙着生态护坡施工,一条平坦、宽厚、牢固的防洪堤将很快合龙。去冬以来,该区完成水利投资19017万元,除险加固水库6座,治理中小河流2条16.26公里,改造渠道262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2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7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     “这些年,通过水利建设大会战,水利基础设施改善了、牢靠了,能防、能灌、能排,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接受民情家访时,新圩镇璋塘村委会书记梁昌昀透露出他的担忧,如今的小山塘频频出现险情,江河、水库水源污染,农村水环境差,水土流失严重……     新的形势下,群众对水利需求是什么?新春伊始,青原区水务部门派出的11个“三进三解三促”工作队、50多名党员干部怀揣《民情手册》,带着“服务群众联系卡”,沉下身子访民情、听民意,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想方设法为群众致富出点子、找路子。活动期间,每个党员干部开展民情家访不得少于10户,结对困难群众不得少于2户。     身子沉下去了,就能把问题带上来。去年以来,该区水务部门的“三进三解三促”工作队发放“服务群众联系卡”3140多份,归纳梳理群众意见建议4大类13小类156个问题,主要涉及防灾减灾、农村饮水、安全生产、水利工程建设、水质污染、水资源管理、河道采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     针对收集到的问题,该区水务部门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区”的目标,坚持“大规划、富建设、稳推进、惠民生”的原则,敲定了2014年水利建设任务,将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体系、民生水利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科学发展制度体系。     一是突出抓生命工程。坚持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旱的原则,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充实人员、物资,零容忍抓隐患整改,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杜绝安全生产事故。二是突出抓水利工程建设。启动实施新圩、文陂防洪工程和芳洲堤除险加固、值夏防护工程建设,对6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三是突出抓水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四项制度”、“三条红线”,坚持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源水质保护,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或零排放,确保水源水质达标以上。四是突出抓水利管理工作。加大对非法采砂、淘金等打击力度,确保河道安全;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湿地保护,实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乡镇水务站、抗旱服务队、农民用水户协会和水库(堤防)安全管理报汛员队伍建设,筑牢水利服务“桥头堡”,促进农业增产丰收。据悉,为了保证完成建设任务,该区计划筹措资金2.2亿元,其中,上级资金1.2亿元,财政资金0.3亿元,社会投资0.4亿,涉农资金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