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发展 水利惠民生----近年来景德镇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综述

23.09.2016  20:11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全貌

玉田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乐平市洪岩镇小坑村创建水生态文明试点

吕蒙堤项目抓紧施工

已建成的浮梁县蛟潭镇防洪工程

除险加固后的昌江区汪家坞小(2)型水库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十二五”期间,景德镇市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民生优先、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实现了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从工程水利到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这段时期是我市治水思路转变最快、投资规模最大、重大项目最多、改革力度最强、能力建设最优的五年,将浓墨重彩载入瓷都治水兴水管水的光辉史册。
      ——这五年,防洪薄弱环节显著加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利用世界银行资金和技术支持,建设洪水风险管理系统,昌江、乐安河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更新升级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山洪灾害防治预警能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科学编制《景德镇市防洪预案》、《景德镇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加强防汛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洪涝灾害救生知识,开展防汛培训,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组建专业的防汛队伍并进行抢险救援演练和山洪灾害紧急转移演习。有效抗御了2011年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的严重灾情,成功抗击了2012年“海葵”台风带来的两百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战胜了2013年大范围的严重伏秋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十二五”期间我市水旱灾害损失率较“十一五”有大幅下降。
      ——这五年,一批重点水利项目相继开工,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2013年 3月29日,浯溪口水利枢纽大坝主体工程破土动工,2015年底完成投资约15亿元,目前已由全面建设阶段转入管理运营准备阶段,土建工程基本完成,3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进入全面安装,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大坝建设任务。市城市防洪工程吕蒙堤项目完成全部土地和房屋征收任务,征收房屋2.3万平方米;完成土方填筑90余万方,堤线已全面合拢,并达设计高程;吕蒙、兰田及凤岗三座排涝站建筑物主体工程均已全面完成,机电设备、闸门全部安装、调试到位,主体工程完成投资约6600万元,中央投资完成比例达100%。北汽昌河洪源基地防洪工程已完成投资约2600万元,完成工程量的80%。2011年以来,我市实施了乐平市续湖联圩、乐北联圩防洪工程。完成了东方红、大口坞、幸福、勤俭4座中型,55座小(1)型,380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水库工程安全状况和灌溉效益均得到普遍提升。完成了乐平市浯口镇、牌楼圩,浮梁县湘湖镇南河、瑶里镇,鹅湖镇-庄湾乡、蛟潭镇,珠山区竟成镇南河7处防洪工程,中小河流防洪能力明显增强。
      ——这五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得明显进展,民生水利发展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农村饮水工程惠及群众。坚持民生优先,必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农村安全饮水总投资1.6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19亿元,地方投资0.42亿元,建成千吨万人工程6处,百吨千人工程12处,管网延伸工程8处,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8.65万人,农村学校师生5.68万人。从保障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服务“三农”的政治高度,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发展新机制。分三批开展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共计完成总投资4.21亿元,整治渠道4222.3公里,整治山塘80座,水堰453处,维修泵站128处,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8.5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4万亩。
      ——这五年,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严格贯彻落实新时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覆盖市、县两级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评价体系,重要水功能区实现全覆盖监测。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快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调蓄能力、水环境自净能力和水生态修复能力。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村、镇试点建设和自主创建活动,抓好乐平市洪岩镇小坑村,浮梁县蛟潭镇礼芳村、经公桥镇源港村和昌江区鲇鱼山镇新柳村等全省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村镇的建设,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10月,我市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通过坚持不懈努力,2013年10月通过水利部组织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验收,并于2014年1月获得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授予的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
      ——这五年,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部分改革项目有了重点突破。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市水利改革发展实施细则》,明确了我市水利改革组织领导,发展目标,工作内容和保障机制。“河长制”为核心的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权制度、政府购买水利服务、农业水价、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及管护机制等改革稳步推进。继续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了窗口工作格局和模式,着重抓好了“三单一网”制度建设,实行许可审批“一站式服务”。对水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和精简,市本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2项精减为8项,并进行流程再造,确保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有效开展、效率更大化。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乡(镇)水务站实现全覆盖。
      ——这五年,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亮点纷呈,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持续加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加强水安全保障治水新思路。坚持“力度统一”,落实“一岗双责”。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印发《市水务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细则》,开展履职尽责监督检查。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加大水事纠纷调处力度和重大案件查办力度。全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市水务局节水护水(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颁发的2015年第二届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市水务局还连续多年获得文明单位、综治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计生与人口工作先进单位、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风正济时,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水利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水务系统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人水和谐,以更加自觉主动的担当意识、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努力解决洪涝灾害、工程性缺水、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