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镇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8.08.2015  16:57

   多彩文化彰显独特魅力 多彩生活提升幸福指数

   水北镇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水北镇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建设乡村广场、休闲公园等文化场所,努力打造多彩水北,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文化阳光”照亮群众多彩生活,提升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奏响了文化兴镇的精彩乐章。

   加大投入构建活动平台

  近年来,该镇以打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按照“一乡一站一戏台”和“一村一室一广场”工程标准,保证村村都有文化活动室、村村都有农家书屋和村村都有文化活动广场。坚持文化发展与文化惠民相结合,全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文化活动有阵地、有场所。

  投资20万元对镇文化站文化阵地进行了全面改造,建筑面积达400平方米的水北镇文化活动中心修缮一新并投入使用;投资120多万元完善了颖江公园和行政中心配套设施;投资52万元新建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乒乓球房;目前,已有11个村建成了文化广场以及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台,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在水北镇,闲暇之时到镇文化馆、农家书屋看书阅报,到颖江文化公园、泉塘文化活动广场、颖顺农民健身活动广场跳舞、健身、散步已成为居民和农民的时尚生活。

   多彩文化彰显独特魅力

  该镇注重水北历史传统文化与水北精神的融合与传承,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推出了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多彩文化,多彩文化正成为水北人的崭新标记。如今,溯古有拾年山古文化、黄坑古村落文化,今有善文化、美食文化、茶叶文化、建筑文化等,这些构成了水北深厚的文化底蕴。

  该镇突出对乡镇文化精神的挖掘和传承,大力弘扬“勤俭、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全力打造以“善文化”为核心的地方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形成了水北人民自己的精神文化品牌——“精工水北、信义天下”,充分展示出水北的独特魅力,塑造出众多“水北好人好事”,已被誉为“全国敬老模范镇”和“上善之乡”,已经成为镇域文化的核心品牌,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

  “我不是为了出名有意识去做好事,而是看到什么就做什么,有谁需要就帮助谁……”如今在新余市,只要说到熊水华这个名字,没有人不知晓的。几十年来,他个人先后捐资3200余万元,为家乡捐资修桥补路建新村,济困扶贫盖校园,带领乡亲同致富……无私的爱心在默默奉献中熠熠闪光,动人的事迹在当地干群中广为颂扬。为此,他先后获得“中国好人榜”“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江西政协委员十佳实干典型”和“新余有爱”2014年年度人物等荣誉。放眼渝北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不仅在新余大地广为传扬,有的在全国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水北的一张靓丽名片。

  为进一步升华全镇文化实力,唱响乡土品牌文化,该镇正着力挖掘和保护拾年山和黄坑古村历史文化遗产,出资10万元包装宣传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拾年山遗址,已经出台“中国传统村落”黄坑古村规划设计方案。

   多彩生活提升幸福指数

  近来,水北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用健康文明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目前该镇文化站有电脑12台,藏书4700册、年新增书500册。全镇有村级图书室24个,电子阅览室23个,拥有电脑38台,年接待群众3680人次。特别是近两年来,投入资金数十万元,用于维修镇文化站影剧院。全镇24个农家书屋已全部投入使用,成为暑期留守儿童闲暇学习的好去处,让留守儿童快乐安全地度过暑假。

  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大餐,该镇采取多种形式为百姓搭建活动平台,让多彩文化生活走进百姓中提升幸福指数。组织渝北艺术剧团、水北商会剧团和十年之农民剧团纷纷走进各个村委,免费为群众送戏下乡与民同乐;每年组织开展“春节趣味运动会”“车技大比拼”“激情渝水”等活动,让广大职工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的文化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