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水驱露宿者,到底有什么仇什么怨?

06.01.2015  16:07

  一位广州市民在江湾大酒店面对珠江边的一段骑楼下,用水桶接起喷头喷出的免费自来水。而原先露宿在喷头下面的近20名露宿者就没有这心情了,自上月底街道城管安装水管定时喷水,大部分人已经被迫离开。街道城管、物管部门回应,这是为了美化市容,不得已而为之。(《南方都市报》1月5日报道)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狠,但要理下本次街道城管、物管与露宿者的恩怨,想必首先应将产权捋捋清楚。因为毕竟还一句古话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假如是自家领地,突然跑进几个外人要与你共度良宵,想必你是极不愿意的,如此水驱并无不妥,在国外亮出火器都不无可能。

  那么,骑楼到底何物?骑楼,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从概念上我们能如此解读:其一、骑楼并非封闭的公民住宅,不属于私人物权;其二、它的作用是留出供公共人行空间,换而言之,属于公共领域。由此,在公共领域用水驱逐他人,街道城管和物管部门的行为显然于法无据。

  于情来说,在如此冬日,用水将人驱逐,可谓毫无良知、冷酷无情。更何况,需知的是,露宿者虽然邋遢,虽然零落,但终究他们并非“垃圾渣滓”,岂能说用水“冲走”就是美化市容?于理而言,流浪汉原本属于市政管理的事务,城管部门不认真做好疏导工作,不给予流浪者相应的人文关怀,懒政之下使用这种卑劣伎俩,“不得已而为之”到底穷尽多少方法?

  进而言之,在公共领域对他人用水驱逐,不免造成人身健康甚至人身安全的侵犯,这更可能涉及到更多的民事纠纷。要知道,在骑楼下面的路过的,不仅仅是露宿的流浪汉,也可能是想晒太阳的老太太、老大爷,也可能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还可能是购物后浪漫一下的青年情侣,不知一概水喷之后,他们跟谁算这恩怨帐?

  建筑的生命在于人文。骑楼,原本退让出供顾客休闲、开放给人们品茗、纳凉甚至让孩子们戏耍的设计初衷,并因建筑中的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特征而誉为广州特色建筑,在这样一场“”下,早已不知异变成何物?而所谓的不得已而为之、美化市容,更成了和“喷水”骑楼一样的不伦不类的懒政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