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家园

11.10.2013  16:34

      永修县在深化平安创建中,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妇儿维权联席会的作用,通过坚持抓源头、抓苗头、抓基层、抓基础,全面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和领导包案责任制,大力推行领导接访、约访和下访制度,妥善化解信访积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矛盾纠纷常态化化解。群众公众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在2013年上半年,永修县公众安全感指数列江西省第13、九江市第1。


创新管理 构筑和谐“防火墙

 
      8月初,永修县立新、马口等沿河、沿湖乡镇26个自然村的留守儿童,在趣味知识问答中接受了普法教育的洗礼。该县人民法院、妇联、团县委及乡镇联合组织普法宣传队,对近千名留守儿童重点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针对暑假特殊期间,多数家庭对青少年疏于管教,普法队还向村民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为农村社会和谐筑牢法律“防火墙”。


      为预防和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化解矛盾隐患,永修县从实际出发,精心制订《村民自防自治公约》,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营造“人人争当创建模范,个个争做守法公民,户户争创星级家庭”的浓厚氛围。该县还特别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老干部、老党员担当矛盾纠纷的“排解员”,成立“红袖章”巡逻队,义务协助警方加强村庄街面巡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该县将火灾等事项,汇编成《村民警示手册》,统一印发给每户村民,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能力,筑牢农村社会治安“防火墙”。

 
积极帮扶 架起干群“连心桥

 
      “基地有这么大的规模,这得益于县司法局和镇政府对我的悉心帮扶,让我重新找回了尊严,可以帮助更多和我一样失足的青年一起通过双手改变命运。”社会特殊群体——刑释解教人员姜章生忙得不亦乐乎。现如今,由他创办位于永修县艾城镇青山村的永修县馨园山庄,基地水域养殖面积达80余亩,山林果园约200余亩,生猪养殖每年出栏200余头,并安置了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7人,妥善解决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难题,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创建“平安永修”,永修县实行县领导包乡、挂村、下企业、联系困难户制度,深入开展民情家访活动,通过实施医疗保险救助、民政援助、失学儿童资助等“五助工程”,解民忧、济民困、帮民需。仅今年上半年,该县对近300名因重病、突发事件等原因致贫的群众实施了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28万元;发放困难帮扶资金近80万元,同时向767名困难职工子弟发放35万元助学金,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