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清景在新春 永修县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民幸福家园纪实

28.03.2015  10:54

    人勤春来早。3月19日,九江宏康公司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中心内机声隆隆,40多名工人在育秧播种流水线上紧张作业。该公司管理人员胡德文对记者说,公司已经流转了2万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备足5万公斤稻种,组建了50人的机械作业大队。宏康公司工业化发展模式奏响了永修县农业现代化的“春之曲”。

  近年来,永修县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镇村联动和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打造农民幸福家园。该县新农村建设连续九年获得全省先进,去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县之一。

   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

  加快土地流转,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该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引导农民把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全县已流转土地13.73万亩,为产业基地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柘林湖区成为鳜鱼和淡水银鱼养殖供应基地,鄱阳湖区成为水禽养殖供应基地,九合、立新、涂埠等城郊乡镇成为绿色蔬菜种植供应基地,柘林、云山、白槎等乡镇成为柑橘、水蜜桃、水梨等水果种植基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全县形成了优质粮棉、特种水产、特色水果、绿色蔬菜、良种畜禽五大优势产业,去年培育产业大户48家,建成了9个千亩种养基地。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不断转型升级。该县建立了县领导挂点帮扶农业项目机制,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庐山西海农业生态园、亨泰(建滔)农业观光园等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扶持壮大青墅大闸蟹、燕山青茶叶等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农业企业发展到206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1家。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品牌,全县省级著名商标达12个。

  培育新型合作组织,提升农民致富能力。该县制定了家庭农场登记管理条例,鼓励大学生参与合作社建设,引领农民抱团发展。全县新成立家庭农场182家,大学生领办创办、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18家,带动3000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农旅结合,打造休闲农业

  “青山绿水蓝天,小桥流水农家,生态养生温泉,传统文化年俗,更加彰显柘林乡村旅游魅力。”安徽省安庆市游客郭先生在春节期间到永修柘林旅游后发出由衷的感叹。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该县共接待游客1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96.8万元。

  该县做活农旅结合“文章”,沿105国道和景区沿线布局农业产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基地优势,集中打造宏泰农业、凤凰山桃花园、云居山生态农业等休闲农业项目,推进修河两岸乡村游升级。连续八年以市场化方式举办凤凰山桃花节、易家河柑橘采摘节,还举办了三届三角金花节和两届吴城观鸟节、首届梅棠脐橙采摘节,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全县农家乐餐馆达到65家,其中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3A级乡村旅游点2个。

   镇村联动,留住美丽乡愁

  阳春三月,永修县梅棠镇田埠村团结组,青山环绕,郁郁葱葱。孩子们在休闲广场上嬉戏,青山倒影池塘中,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近年来,该县按照“进村一条水泥路、环村一片林、村前一口塘、村中一广场、房前屋后是‘银行’”的模式,建设秀美新村,让农民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该县在316国道、105国道、昌九高速沿线打造了涂埠南圩组、三溪桥河桥组、梅棠团结组等一批和谐秀美村庄795个。结合镇村联动,整合资金4.6亿元推进集镇新区和中心村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重点把艾城镇、军山集镇打造成为园区服务型集镇;把虬津镇、涂埠镇打造成为商贸型集镇;把柘林镇、吴城镇打造成为生态旅游型集镇。现已初步建成镇村联动新区5个,新建中心村10个。(李爱兵 郑文斌 记者 练 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