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发现一处明代进士古墓 墓主看不惯官场腐败愤然辞官隐居

08.05.2014  14:29

  7日上午,九江市永修县的马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称位于福银高速永修段即永修县云山企业集团茅栗岗村马家自然村发现一处明代进士古墓,墓碑上显示墓主名叫马守周,是明朝翰林院乡贡进士,大明弘治六年(1493年)5月逝世的,距今有521年。记者赶赴现场调查发现,古墓发现的位置已经变成了工业园区,现场有挖掘机在挖土,地面上留下了一些腐烂棺木、石灰和墓石。距离古墓几米远距离还有4棵古樟树,从树龄来看,古樟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所长看了墓碑后表示,该古墓的发现对研究永修当地地方史及当地乡村民俗有重要意义。

   工地施工挖出古墓

  7日,在马先生的带领下,记者在福银高速永修段找到了云山企业集团茅栗岗村马家自然村,这里仅看到3处农房,没有人居住,房子的墙上被圈一个大大的“拆"字,而与农房一墙之隔便是工业园区,一台挖掘机正在现场挖土,被挖掘的地面上留下了一些腐烂棺木、石灰和墓石。马先生说,古墓就是在现场被发现的,墓碑已被他运回家里。

  “从族谱上看,古墓绝对不止一处,被发现的古墓附近估计有古墓群。”马先生说,被发现的古墓经考证为明代进士古墓,时间处在大明弘治时期。从墓碑上看,墓主叫马守周,是明朝进士,于1493年5月逝世,距今521年。记者从马先生提供的族谱上发现,族谱上确实记载了马守周及其弟弟马守真的名字。

   碑文记载墓主辞官隐居永修

  碑文记载马守周为山东人士,一生娶5个太太。据碑文记载者黄玄龄记录显示,马守周自小聪明好学,为人低调,出生贫民家庭,通过努力读书经过乡试考上举人,最后通过国考成为翰林院乡贡进士。碑文记载,虽然马守周功成名就,富甲一方,但他对官场的腐败和钩心斗角看不惯,愤然辞官隐居。碑文记载马守周的隐居生活就是从山东来到永修后才开始的。受到马守周的感染,其弟弟也从山东来到永修生活。

  马先生告诉记者,马守周的后代都会读书,很多人通过读书考到外地,一代传一代,如今村庄仅剩下4户人家,而这4户人家也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居住,实际上马家自然村成了一个无人住的“空心村”。记者在马家自然村看到,有4棵古樟树高大挺拔,看起来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其中有一棵古樟树要几个人双手合围才能环抱。

  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所长在看了马守周墓碑后说,从碑文记载来看,明朝时期的马守周是一位有地位和身份的人,虽然官不算大,但马守周详尽的碑文记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实状况以及地方民俗。王所长表示,永修县发现马守周墓,有助于我们研究明朝时期永修地方史和民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