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粮食“供过于求”危机意识不能丢

11.03.2015  01:33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十一连增’,出现了相对的供过于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比去年实际产量有所调减,这对于调整农业结构、进行耕地治理和休养生息是难得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郑晖说(据3月8日《南国早报》)。

  报道显示,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21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近900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主任黄安生曾向媒体透漏,全球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虽然世界饥饿人口数量总体在下降,但饥饿问题依旧严重,北非和中东地区的饥饿人口仍在增加。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最新饥饿报告显示,全球近8.7亿人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其中约8.52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此情况下,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斐然成绩显得尤为可贵。正在领跑世界。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那么粮食生产就是这基础的基础,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无农不稳”可谓是千古遗训,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接近20%,中国能解决本国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已经为全球作出了巨大贡献。事实上,这些年我们不仅解决了本国人口的吃饭问题,经济发展增长迅速,在粮食生产上还出现了“供过于求”,这些举世属目的成绩确实骄人,总的来看,粮食生产供过于求,除了得益于“十一连增”外,主要是国家的惠农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上科技、机械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等,使得粮食在丰产的同时,产量也在逐年提高。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已逐渐呈现出来,尽管有国家对种粮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投入,但各种农资产品价格不断攀升,使得种粮的效益逐年下滑,有媒体给农民弃种小麦算了一笔账,每亩小麦的种植成本:耕地50元、播种35元、种子130元、化肥265元(两次施肥的时间不同)、收割100元、浇地160元(共4次)、农药30元,这些硬性成本就花了770元。而每亩小麦的产量也就将近800斤,按照市价每斤1元来算,基本就没有利润,这还不包括人工投入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亏钱”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农民之所以选择较肥沃的土地种植一部分粮食,目的只是为了自家食用,根本就不是为了卖。当然,这种弃种粮食的现象现在看来还属于“个案”,但种粮不赚钱却是较普遍存在且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耕地的逐年减少和土地发挥的极致,也使得今后粮食总产量增长空间十分有限,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现在来看,我们的粮食有“十一连增”,未必有“十二”“十三”乃至N次连增,粮食安全远没有终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稍有大意粮食危机的呈现也并非不可能。

  鉴于此,笔者认为,国家首先要从宏观上严格控制侵占耕地的不法行为,彻底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卖地财政”的观念,确保耕地“红线”不被突破,其次,应加大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倾斜,制定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长期机制,鼓励和推进农村耕地的确权与合法有序流转,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转变,另外,加大对节约粮食的宣传力度,在社会各个阶层、领域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在国家层面对浪费粮食进行立法,鼓励和推进餐饮业制定出既适合自身经营发展又让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反浪费”经营制度,总体来说,就是保证耕地不减少,产量稳中求升,全社会厉行节约,高度树立粮食危机意识,有着粮食这个基础的稳定,社会各项事业才能稳步发展,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国家的稳定,也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尽到一个大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