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莫对“国考”人数下降过于乐观

27.03.2014  11:38

  2014年地方公务员考试正陆续进行。今年各地考试报名火爆情况不如以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招录和报考人数双下降,浙江等地更是创下近年新低。专家指出,随着政府简政放权和公务员身上特权光环的剥离,公考热降温或成为趋势(据3月25日《中新网》)。

  这些年,公务员报考人数一直是“节节攀升”,2014年首次出现报考人数下降,报道显示:浙江省招考8995名,比去年减少近1500名,最终缴费确认人数为22.69万人,比去年减少近三分之一,为近4年来最低。天津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为62326名,比去年减少了近5000人,是近四年来报考人数首次下降。此外,18日结束报名的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今年计划招录5519人,比去年下降19.4%,报名人数为184356人,比去年减少近3万人。尽管报道没有就全国总报考人数与历年相比,但报考公务员人数下降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国家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考试,历来被称之为“国考”,级别之高、考试之严、报考人数之众,几乎与每年的高考近似,但竞争的激烈程度,显然要超出高考许多,某一“热门”职位的竞争者甚至可能达到数千甚至万分之一,“国考”的异常火爆,也引来人们无尽的思考,显然,无论一些专家或政府官员怎样用“报效国家”“实现个人理想”等词汇来“美化”这种现象,还是用“最难就业年”或“就业形势紧张”来“解读”,事实上,报考公务员的非正常火爆,其中“不能说的秘密”是人所共知,而这正是长期以来公务员群体疏于监督、利益泛滥所导致的结果。

  在市场人才招聘中,从来不缺少一职难求的火爆场面,而能够像公务员招考这样连年持续且普遍性“火爆”,其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现象,尤其是像一个“体制内”城管队员甚至环卫工都能让许多高材生趋之若鹜,更说明这种利益怪圈已经沦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实,今年报考公务员人数虽然有所减少,但从职位招录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来看,只是略有降低而已,抛开其他因素,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中央八相关规定及一系列针对公务员群体规定禁令出台的影响,附加在公务员群体身上的很多灰色利益被制度剥去,公务员灰色收入和隐性福利减少,让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重新慎重做出自己的选择,乐观的来看,这是回归理性,但这种“理性”能够持续多久,是否会像“房价”那样呈波浪反弹,则取决于制度的持久坚持与否。

  实际上,公务员报考连年持续的反常火爆,本身就折射出公务员群体在社会现实中诸多优越和他所造成的不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报考公务员人数降低的幅度与社会公平成正比。我们都知道,与企业职工相比,公务员不仅职业稳定“旱涝保收”,还享有诸多“隐形福利”或特殊权利,即便是眼下中央这些规定禁令的严厉制约,某些灰色利益被剥去,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有所减少,但在社会现实中他们依然还是“稳定且相对高收入”的群体,尤其是在某些“灰色收入”减少之后,公务员要求增加工资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摆上了日前的“两会”,从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表态来看,公务员增加工资的可能性几乎就是100%,再加上地方政府在涉及公务员利益方面的改革习惯于“摸石头”,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务员依然还是许多职业中“香饽饽”,如果仅从2014年公务员报考人数的有所减少,就认为公务员热已经降温显然还为时尚早。

  正如专家所言,要进一步让公考热降温,必须改革公务员制度,消除体制内外的差异,从养老、医疗等方面建立全社会统一的制度,消除隐性福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将“铁饭碗”变成“瓷饭碗”,才能破除公务员“职业崇拜”,实现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实际上,公务员群体某些制度上优越,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社会诸多不公平形成的根源,甚至是诸多社会矛盾易发的导火索,对于公务员体制的改革应当提升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用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公务员完全成为一种为公共事业提供服务的职业,是如此,公务员热才能够真正能够降温,社会才能走向公平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