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探寻救贫扶弱的社会治理机制

11.08.2014  10:22

        2011年以来,江西省永新县人民法院不断探索包含法院、志愿者协会、民政、残联、妇联等机构在内的,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司法救助大联动格局,如今已形成了一套联动救助机制,为救助社会困难群体作出了贡献。截至目前,永新法院先后走访慰问了113名当事人,联合县志愿者协会开展行孝敬老、关爱留守儿童等献爱心帮扶活动达90多次,结对资助贫困学生46人,先后发放助学款5万余元,长年资助孤寡老人18名。

                                                                                                              资金来源社会化

        2002年,正在读高二且学习成绩很好的永新县里田镇田味村学生陈勇华,突然全身疼痛,不久就全身蜷曲,无法行走,经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不是癌症的癌症”。陈勇华的家境原本就极度贫困,母亲残疾,父亲早年离家出走不归。因无钱接受正规治疗,陈勇华瘫痪在床,仅靠一台旧式电脑与外界联系。

        了解到陈勇华的情况后,时任永新县法院政工科科长周文奇向北京301医院的医生发去陈勇华的病情资料,得知陈勇华的病只能手术治疗,且费用至少需要10万余元。为解决手术费用,周文奇带领一伙年轻法官借助永新县志愿者协会平台,组织法官及志愿者们在县城和南昌市分别开展了两次募捐活动,但募捐并没想象中顺利,只筹到3万余元,杯水车薪。周文奇并未放弃,又找到县委书记和县民政局,终于落实了手术费用。

        资金来源是法院司法救助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为充实司法救助资金,永新法院除包含信访救助基金、执行救助基金等在内的政府款项,还联合永新县志愿者协会,通过募捐、接受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实现司法救助资金来源社会化的保障,更好更多地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永新法院把司法救助机制当成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来追求,着力打造以法官志愿者服务队为主力,联动党委、政府、民政、残联、妇联等单位,涵盖政府、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人士及县志愿者协会会员在内的主体多元化救助模式。

        “面对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法官人员、时间都很有限,为保证司法救助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效果,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员能参与到法院的司法救助工作中来。”永新法院院长曹阳如此说道。

                                                                                                              救助对象多元化

        2011年2月24日,被告史嘉和因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王宇阳受伤。事后双方因赔偿问题协商不成,王宇阳遂诉至法院。后法院判决史嘉和承担17613.48元赔偿款。判决生效后,史嘉和赔偿了9923.88元,剩余7689.6元由于家境困难一直未付,2013年2月17日,王宇阳向永新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后,执行法官到史嘉和家执行时了解到,史嘉和双亲年近80岁,两个哥哥瘫痪在床,还有一个读初二的女儿,一家七口人全靠史嘉和夫妇维持生计。执行法官看到此情形后,不仅劝说王宇阳放弃部分执行款,还自掏腰包为其垫付1000元了结此案。

        该案仅是永新法院执行法官救助帮扶被执行人的一个缩影。永新法院司法救助对象除为原告缓、减、免诉讼费,为申请执行人实现执行救助金等,还将救助对象范围扩大到刑事、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等被告、被执行人。只要是有实际困难的群众都是永新法院司法联动的救助对象。

                                                                                                              救助结果实效化

        “小刘呀,你怎么又来看我了,还买了这么多东西。”2013年年底,吴某兴老爷爷满脸笑容的对来看望他的永新县法院青年法官小刘说道。

        吴某兴,配偶已故,曾经因为犯盗窃罪被永新法院判刑,其儿子因为此事外出务工断绝与其来往,老人出狱后成了孤寡老人,一个人住在一个废弃的房子里。永新法院了解情况后,把吴某兴老人纳入了困难当事人司法救助对象,为彻底解决老人生活的问题,法官们通过与残联等部门多次协调,把老人安排在永新县龙源口敬老院,老人也对其生活表示满意。

        据了解,永新法院志愿者服务队不仅给予贫困当事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物质帮扶,还非常照顾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感受。对于不满意的,永新法院会根据救助对象的合理要求进行相应调整,让每一次帮扶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