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永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写

10.06.2015  23:13

  江西日报记者 李 歆

  又是槐花飘香的时节。5月29日,记者来到永新县石桥镇长溪村,村民刘发龙高兴地迎了上来。今年他家养蚕的数量比往年增加了许多,蚕种张数从10张增加到18张,预计能增加两万余元的收入。“这都是因为有了这几间屋子。”望着村里的小蚕共育室,他很是高兴。

  镇里派来指导村民养蚕的技术员彭凌光介绍,今年长溪村成立了小蚕共育合作社,村里200多户养殖户都加入进来,接受统一的技术指导。“先前大家养蚕水平高低不齐,田里的桑叶蚕都吃不完。现在有了小蚕共育室,提高了蚕种的孵化水平,村里人能放心地扩大养殖规模了。”彭凌光说。

  为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帮助农民走出增收致富新路子,从2014年起,永新县重点打造农业“四个千万工程”,即千村万户井冈蜜柚老乡工程、千秋万代珍稀楠木生态工程、千垅万亩绿色蔬菜示范工程、千丝万缕种桑养蚕富民工程。预计到2020年,“四个千万工程”总面积将达40万亩,实现产值4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00元。

  长溪村小蚕共育的一景,便是该县实施“千丝万缕种桑养蚕富民工程”的缩影。现在,该县已建设了6个千亩蚕桑基地,打造出50个蚕桑生产示范村,这个在当地有着良好传统的农业产业,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高市乡、烟阁乡、里田镇等地,新兴的产业化农业也正如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在烟阁乡长富村,记者见到了村民贺小云。他今年承包了340亩地,种上了马铃薯和西兰花等经济作物。据他介绍,他与附近入驻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禾沐田园公司签订了协议,从幼苗培育、肥料配方到技术指导,都按照公司的统一模式进行。若市场销路不好,公司还能以保底价收购产品。“跟着大公司干,心里有底气。”贺小云的脸上洋溢着希望。

  “我们现在起的是示范作用,目的是带动周边的农户早日走上现代农业道路。”禾沐田园公司董事长张金亭告诉记者。零散的土地流转到大户手中,公司再与大户签订协议,将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平整、建设排水设施,进行标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经济作物产出能力,也提高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靠天吃饭不行了。”烟阁村的蔬菜种植大户郭坤先笑着说。下一步,他打算在禾沐田园公司的指导下,建设钢化蔬菜大棚,给乡亲们带个好头。

  不觉春风换柳条。在永新悄然发生着的变化,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这幕长剧,写下一个新时代的注脚。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