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疏堵结合破解土地“执法难”

01.04.2015  04:01

土地“执法难、难执法”现象成为困扰国土部门的多年桎梏,部分企业违建冲动惯性化,个人“两违”建房反弹常态化,为破解土地执法难题,永新县秉持问题导向,坚持疏堵结合,精准对接,在“”方面坚持动真碰硬、重典问责,在“”方面坚持民生导向、放权让利,开创了执法工作新局面。

凝聚合力,动真碰硬

2010年以来,该县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土地动态巡查监管网络,持续保持违法违规建房清理整治高压态势,于法于据,动真碰硬,重典问责。领导干部带头拆违建,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严控新增和典型违法占地建房,共拆违450余宗,基本刹住了“两违”建房行为。为从严管控基本农田,创新耕保方式,在龙源口、怀忠、芦溪三个乡镇公路旁、农村居民点集聚区,试点推进了界桩管控基本农田,圈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万亩,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在卫片执法检查过程中,部门各司其职,名负其责,密切配合,及时整改,从严查处,消除违法状态,连续四年实现“零约谈、零问责”。近期,该县整合国土、住建、城管、森林消防等执法力量,另向社会聘请数十名退伍军人,组建综合执法队伍,联合执法协同机制不断深化,实现格局再突破。

疏堵结合,解决诉求

为保障农民建房合理需求,从源头消除违法建房,2012年以来,该县大力推进了“农民上坡”工程。为让农民普惠政策红利,切断建房审批利益链条,整合新农村建设、“空心村”整治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由政府集中建设“农民上坡”配套基础设施,响应了群众呼声和期盼。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低丘缓坡等低效利用土地,依山就势,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共落实“农民上坡”建房农户1000余户,节约耕地资源600余亩,实现了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生态建设等多重效应。

落实政策,节约用地

为保障建设项目用地,消除企业违建冲动,坚持外争与内挖双向调节,加大闲置及存量土地清理处置力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园区低效土地15宗,面积504.5亩。积极推进节地技改,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建成标准化厂房面积19.5万平方米。实行企业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与建筑安装营业税挂钩,鼓励企业主动盘活利用存量土地,进行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低端产业,实现以地控税、以税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