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坛:改革者当有“硬骨头”

04.02.2014  11:53

  改革要啃“硬骨头”,改革者当有“硬骨头”。

  改革者的“硬骨头”,一是指作风硬朗,能扛重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难度小、容易改的都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度大、情况复杂的棘手问题,需要改革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打得了硬仗。

  二是指要有韧性,抗压力强。如果说改革之初,更多的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那么现在则重在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而“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伴随改革者的,少不了非议、杂音甚至责难,改革者切莫乱了阵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止步不前,要拿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血性和韧劲,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三是指自身硬气。“打铁还得自身硬。”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贵在改革者改革自身、自我革新。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如果改革者对别人大刀阔斧,对自己却不动分毫,何以服众?只有在利益取舍上先“革自己的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自我革新的胸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境界,克服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掣肘,才能在改革征途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余霞)

 

来源: 中国江西网-江西日报
编辑: 方雪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