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南昌拟推广“民间道路长”制

08.03.2016  09:40

  3月7日,记者从南昌市人大常委会获悉,今年是“道路交通安全南昌行”活动的收官之年,南昌将总结推广“民间道路长”制度,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35个交通改善项目。

   南昌推广“民间道路长”制度  

  去年10月,井冈山大道、八一大道、阳明路等33名“民间道路长”上岗。相关人士表示,“民间道路长”属志愿服务,他们上岗后,发现近百起行道板缺损、松动、盲道缺失、车行道路面沉陷坑洞、违法占用或挖掘道路等问题,并告知市政道路管理部门及时处置。今年,将总结推广“民间道路长”制度,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南昌规范设立和管理临时设摊经营区域,严格报审城市路面开挖施工项目。制定综合执法办法,明确城管、交通、公安治安和交管等部门职责任务,突出抓好主次干路及车站、校园和医院周边道路的乱摆摊点、出店经营、私划泊位、乱停乱放、非法营运等问题。

   力争所有轻微事故先清除现场  

  南昌市去年10月开始,在限定区域内实施轻微事故先清除现场后处理事故,日均处理快赔交通事故130起,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一定效果。今年,南昌将完善事故快处工作机制,加强与保险行业协会的协作,进一步推进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制度,力争所有轻微事故先清除现场后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对交通的影响。并完善打击“五车”、山寨停车泊位等长效机制,并以此为交通整治突破口,让公然挑战法制底线的违法人员付出代价,努力解决城市顽疾。

  此外,南昌还重点加强对公交车、出租车和公职人员驾车及非机动车、行人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教育,不间断曝光危险驾驶和交通陋习。

   子固路(叠山路口)将扩大路口  

  南昌市人大“道路交通安全南昌行”活动办公室表示,今年是专项活动的收官之年,市县(区)两级人大将坚持同步实施原则,以健全长效机制促工作连续性、实效性,督促政府部门把市民意见建议和“畅通城区”35个交通改善项目落实好,力争在南昌市人大换届前形成明显成效。

  从35个交通改善项目实施安排表中,记者了解到新公园路将人行道改成非机动车道;广场北路(福州路口)、贤士一路(南京西路口)、贤士二路(福州路口)、贤士二路(南京西路口)、皇殿侧(中山路口)、子固路(叠山路口)将扩大路口。京东大道京安路口,东南、东北角拓宽出右转弯车道;高新大道京安路口,开辟一股右转弯车道;国威路上海北路口,开辟左后转弯车道;凤凰南大道岭口路口,开辟1股机动车道;将洪城路十字街至坛子口立交中间道路一段绿化铲除,拓宽机动车道等。

  文/记者陈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