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药水不乱输 医患能双赢

20.02.2014  18:57
     

                                      有医院取消门诊输液            只要生病,无论感冒、发烧等常见病,还是急性肠炎、急性肾炎等多发病,只要到了医院,一般都要打点滴,即静脉输液。医生喜欢采取这种“简单方式”治疗,是因为输液治疗确实好得快,患者也乐于接受这种立竿见影的治疗方式。久而久之,患者形成“看病就要输液,输液才好得快”的观念,而医生在利益的驱动或者患者的要求下,也乐此不疲。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努力终止这种恶性循环。”2月14日,昌大二附院药学部主任陆社桂说,“事实上我们取消门诊输液尝试已经开展很久了。”据介绍,该院早在2003年该院就成立了“药品监控委员会”,对抗菌药品的使用实行实时监管。从去年9月开始,医院取消所有门诊输液。             医务科科长杨维兰说,取消门诊输液,就是门诊医生一般不给病人开输液的药物,一定要输液的病人就转入急诊进行输液,病情严重的转往住院部。对于个别迷信输液的普通病人,医生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解释工作。
                                          有人偏信:输液好得快         家住南昌市董家窑的朱女士,因儿子隔三岔五感冒上医院,到医院后,动不动就要求打吊针输液,三五天下来,每次感冒都得花一两千元钱。更为严重的是,随着上医院输液次数多了,儿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她反对动不动就输液,但也得听医生的。“看到儿子天天打吊针就心痛。”朱女士的这种观点说出了很多病人心声。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20余名患者中,超过一半患者赞成取消门诊输液,反对动不动就输液,但也有近三成受访者表示输液能好得快。
                                        取消输液需医患互信
    “取消门诊输液,需要患者转换观念,也需要医生转换观念,医患之间要建立足够信任。”杨维兰说,医院“试水”取消门诊输液,就是要引导病人和医生都树立“能用口服药就不注射,能注射就不输液”观念。过滥的输液不仅增加患者负担,还可能增加风险。长期滥用抗生素药物,还会产生超级细菌。  
      急诊科的护士长吴洁华说,门诊取消输液后,急诊科将原来的输液室改为观察室,只为急诊病人输液。据统计,观察室的输液人数大量减少,原来每天有140人次左右在此输液,高峰时可达160人次,现在只有70人次左右。
                                      利于减少滥用抗生素
      资料表明,最近10年里,在药物不良反应中,抗菌素不良反应占比为50%~60%。面对严重的感染,30年前用青霉素就能控制,而现在必须用第三代或第四代抗菌素,产生耐药反应的人群越来越多。
    “滥用抗生素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让人惊心,我为昌大二附医院取消门诊输液举措鼓掌。”长期关注用药安全的江西中药大学教授王素珍说,普通门诊不设输液服务本就是一种国际卫生惯例。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大输液市场容量在100亿瓶\(袋\)以上,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从经济上看,使用头孢,输液3天的费用是口服药的3至4倍。昌大二附院首先在我省取消门诊输液,不但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也是减少抗生素滥用的一种有效方式,意义重大。

链接http://jndsb.jxnews.com.cn/system/2014/02/15/0129445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