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江河:社会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16.01.2014  12:28

  据1月16日《人民日报》消息,据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在5800万以上,他们普遍面临着“爸爸妈妈在哪儿”的问题。由于和父母聚少离多,缺乏监护和关爱,很多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两地分居,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缺少父爱和母爱,缺少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导致自闭、空虚、逆反等不良心理,辍学率较高,成绩较差,容易遭到他人非法侵害,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政府,全社会都在共同关注。

  设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努力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不断取消各种对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限制,但是,受社会发展状况和客观条件限制,我们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实现留守儿童全部随父母进城上学和生活的良好愿望。这就要求留守儿童所在地学校和教师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要在教书之余肩负起更多的育人责任,这也是目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能立竿见影和最有效的途径和做法。

  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专(兼)职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予以心理辅导,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举办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从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全介入,给予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针对性的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及时校正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及时消除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隐患,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长成,是新的时代大背景下社会赋予学校的一项特殊使命。

  在未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一大批未成年人被留在农村,希望我们更多的学校和教师能像襄阳市樊城区小樊中心小学那样有组织、有计划地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和关爱,让我们那些留守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