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夯实农业“第一基础”

06.08.2014  12:02

鄱阳县早稻丰收。记者 戴越 摄

    无农不稳,农业是“第一基础”。“全市上下尤其是鄱阳、余干、万年要牢牢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高铁时代即将到来的历史机遇,立足资源优势,着眼于打造绿色品牌,坚持绿色生产,丰富绿色产品,着力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努力加快绿色崛起步伐。”市委书记陈俊卿在支持鄱余万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大会上的一番话,既是对加快建设鄱余万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的要求,也是对全市发展现代农业提出的新目标。

    一年来,我市以不断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为抓手,致力夯实“第一基础”。出台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示范区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上饶现代农业科技园已经建成为全省第四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我市紧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放松,确保农产品绿色无公害的优良品质,并通过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市“三品一标”总数达31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81个、绿色食品77个、有机食品3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22个,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农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江西省著名商标46个。为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争创名牌,市级财政每年不断增加专项资金,帮助龙头企业壮规模、上水平、创品牌,并制定一系列财政、税收、信贷、土地、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及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地还通过转包、租赁、转让、入股等模式流转农村土地,扶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已达63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98家、市级龙头企业260家。

    为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投入大量财政补贴资金,鼓励农户添置新型农机具,重点优先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高效机动植保、园艺管理、节水灌溉、果蔬保鲜、名优茶制作成套设备等机械装备,建成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探索茶叶、蔬菜、林果、花卉苗木、食用菌、水产和畜禽养殖等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完成机耕面积337万亩,同比增5.9%;机耕率达92%,同比增长2.5%;实现机插面积35万亩,机插率达9.5%;农机总动力达到245.3万千瓦,位居全省三甲。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12316”三农热线的开通、惠农短信平台的搭建、农业信息网的投用,使相关部门为当地农业科技服务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许多新技术、新理念也通过这些渠道引入,为我市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小小的芋头一斤卖到十几块钱,是普通芋头价格的3-4倍,而且在上海“江杨”和“江桥”这两个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还供不应求,这就是铅山县红芽芋—— 因为它有着“国家A级绿色商标”、“绿色食品标志”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头衔;柚子价格能够达到几十元一斤,而且消费者不嫌贵,吃完后还赞不绝口,它就是广丰县马家柚——因为它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认定”……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最直接的成果就体现在我市农业产品品牌的打响和 “身价”提升上。如今婺源绿茶、万年贡米、弋阳年糕、横峰葛根、鄱阳银鱼、德兴红茶油、余干乌鸡、广丰白银鹅、玉山白玉豆等一大批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或者地理标志认证的上饶名优农产品,早已经成为市场的“宠儿”。

    农业的发展,不断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据统计,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919元,同比增长13%。今年上半年,预计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1.5%。(来源:上饶日报 记者 徐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