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通建设领域民工工资"零拖欠"

08.02.2014  12:44

  1月28日,在南昌至上栗高速公路项目办做泥工的琚志进开心地踏上了返乡旅程。尽管在工地上只干了50天,但他依然准时足额领到了1万元工钱。这是我省推广昌樟改扩建项目办试点经验,在交通建设领域创新民工工资管理办法给广大民工带来的福音。截至1月28日,全省交通在建重点工程3.07万名民工足额领到工资7.778亿元,实现了民工工资发放“零拖欠”,民工“零投诉、零上访”。

  民工工资拖欠是个老大难问题,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探索,努力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难题。2012年10月,省综治办、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创新交通建设工程民工工资管理的实施意见》,创建了承包合同确认、民工信息注册、民工工资预存、民工工资核算、民工工资支付、民工工资监管、违规责任查究、信用记录建档等八项机制,并选择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进行试点。经过试点,昌樟项目7000余名民工1.2亿余元工资足额发放,未发生一起讨薪、闹薪事件。2013年8月,全省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全面推开。

  “手持银行卡,吃了定心丸”。在琚志进等民工看来,从银行直接领钱让他们放心又安心。为实现源头治理,新办法把好民工工资预存关、核算关。施工单位进场后,与工程账户同步办理工资预存账户,并与建设单位签订资金监管协议;施工单位每期计量支付时,由建设单位直接把工程款的10%转入民工工资预存账户,同时扣留计量工程款的2%作为民工工资保证金。每月25日前,施工单位制作民工工资核算明细表,经民工签字确认并张榜公示;施工单位为民工办理工资卡,银行每月将工资存入卡里。(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胡萍实习生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