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产业“绿化”成经济转型方向

14.12.2014  10:09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五大任务,要求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并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新常态下,江西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两大战略在江西是否“落地”?12月12日,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进展

   江西已着手规划 长江经济带“落地”方案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自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12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江西省发改委已牵头着手起草江西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发展规划,修改后将正式提交省政府;省商务厅也正在积极为江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做前期调查和规划。

  对于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江西将会有哪些举措,上述相关人士称,由于方案尚未出台,不便透露,但整体上仍是围绕9月底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细化。

  记者从《意见》中梳理发现,江西全面融入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将新建一批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

   ◎解读

   区域协作是升级的重要推力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斐表示,长江经济带和别的经济区域最大的不同,是把东、中、西部天然连接在一起,可以加快正在推进的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还可以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加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形成开放新局面。

  陈斐认为,在区域发展潜力方面,江西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在积极推进“昌九一体双核发展”战略的同时,倡导打造“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突破省际壁垒,拓展发展空间,借助长株潭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支撑带。

  省社科院研究员龚建文认为,建设长江经济带,江西可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通过协作分工,将各省市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专业化生产,再通过联合的统一市场进行优势互补,生产的成本将会大大下降,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望

   产业“绿化”成经济转型方向

  专家认为,在打通区域协作的同时,必须着手产业重塑调整和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江西应着力构建以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集约、高效发展,着力建设旅游强省,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同时,让绿色变成‘财富’而不是‘包袱’。”谈及江西今后的产业发展方向,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如是说。

  事实上,产业形态“绿化”已成为江西许多市县明确的转型方向。东乡县今年被国家能源局批准为全国四个APEC“低碳示范发展城镇”之一,引进了投资上百亿元的薄膜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东乡县委书记谭小平表示,推进产业“绿化”是为了获得今后长期的增长。

  11月22日,在第三届世界低碳生态经济博览会上,江西共签约项目120个,总投资969.24亿元,项目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现代农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围绕低碳产业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正在加速进行。”省工信委相关人士认为,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绿色发展将成为江西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记者陈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