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今年工业园区缺10万人以上

20.02.2014  11:41
   原题:江西忙制造 众多技工上哪儿找 今年工业园区缺10万人以上
  江西缺技工,沿海发达城市更缺技工。江西企业家们认为技工去了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另一方面,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却认为劳动力输出地区“拦截”了技工。

  记者采访得知,2014年节后招工季拉开大幕,技工仍然最抢手。据估算,今年我省仅工业园区对技工的需求就超过10万名,而每年新增技校生不超过4万人。

  一些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大中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叹道—— 

一名企业管理人员认真接待应聘技工

   “招技工就像是求爷”

  虽然江西惠通化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仅需十三四人,需要车工、钳工、电焊工等常见工种的技术工人。可25岁的经营者倪太好仍一脸无奈地说:“招技工,就像是求爷啊!”

  14日,记者来到这家企业时,只有三名工人上岗。尽管许诺年后返岗的工人将得到一两千元的年终奖,但貌似吸引力不大。

  倪太好记得,2009年左右开始,招工“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这两年技工难招的情况愈发凸显。往年元宵节左右,就有两三人可确定到岗,但今年,尚无一人确定会来。“几天前,一批广东客来催货,但现在工人短缺,只能再拖延点时间。”

  看着空空的机床,倪太好拍拍胸脯说:“大不了自己干。我这身板都是缺工时,自己干出来的。”

  现在,招工难更让大中企业的经营者心焦。16日10时,在南昌市一场大型招聘会上,记者见到了一家大中企业人事工作负责人杨女士,企业给的任务是招55名技术人员。车间技工月薪从去年的1800~2000元提至2000~3000元。

  为吸引技工,该企业还在招聘说明中标明了福利保障、享受带薪年假、工会将定期举行娱乐活动、厂区内图书馆、网吧、KTV等场所可免费向员工开放。但两小时的招聘成果依然为零。

   制造业发展 用工量大增

  春节后,纳杰人才网在南昌举办了多场大型招聘会。纳杰人才网高级策划郭松分析招工数据后告诉记者,现在技术工人最难招。

  以16日的招聘会为例,记者采访的三家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需技工74人,但当天报名的仅为5人。招聘方认为到岗的不超过2人。

  一名在南昌从事技工教育工作的教师透露:“2009年前,企业到技校招聘,技校要向企业付费,如富士康,要收500元/人。而随着全球经济渐渐回暖,外省企业想在江西技校招聘,要向技校支付200~600元/人的培养费,富士康现在要付给技校200元/人。”

  从事技工培养工作十余年的江西技师学院副院长张天火也深有感触地说:“随着产业转移和我省制造业的发展,我省对技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据劳动部门统计,2008年初,我省工业园区缺工20万,之后逐年攀升,到2013年为35万,今年还会有所增长。按工业园区用工的三成为技工计算,今年,我省工业园区技工缺口在10万人以上,这还不包括工业园外企业对技工的需求。

  再看看我省的技工增量。2009年,全省技校共招新生6万名,这是近年技校招生的最高峰,之后走低,约4万人,还包括一成幼师等专业的人员。也就是说,全省技校每年输送不超过4万名技工。其中,有一半人去省外工作,留在江西的不超过2万人,对赣企来说是杯水车薪。

   青黄不接 技工不断流失

  一方面补给不足,遗憾的是技工还在不断流失。

  小企业经营者倪太好分析说,目前是技工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少90后不愿意从事这个又脏又累的行业,而老一批技工已步入40、50阶段,处在“告老还乡”的纠结期,不少人更愿意回乡工作。

  张天火也证实,“90后”和“40、50”技工的流失较严重。“90后”技工除了对工资有要求外,很难适应一些工厂严苛的体制。另外,在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下,他们想从事更体面、来钱更快的工作。“40、50”技工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养育子女的责任呼唤他们回乡;另外,随着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运用,学历低、接受能力差的老技工发现自己正逐步被淘汰,所以自己选择了离开。

  90后技工:不停跳槽还想创业

  记者:江西现在非常缺技工,你们同学会不会回家乡工作?

  小涂:我2011年毕业。经学校推荐,在浙江一家电子厂实习,实习期月薪800元,然后逐月增至2000元,不过,我觉得待遇太差。第二份工作,同样在浙江一家电子厂,月薪2500元,在浙江也不算多。2013年,我回南昌,在一家电缆厂做机修电工。工资虽不算低,但天天要摸机油,浑身脏兮兮的。所以,今年年后我又换了份工作。

  刚毕业时,同学们多去长三角或珠三角的发达城市工作。有些在深圳工作的同学,如今月薪达4000元,还包吃包住。而去小企业的同学大多回乡就业。三年过去了,留在沿海城市和回家乡的同学各占一半。

  不过,回乡工作的同学对江西工厂给出的待遇不太满意,工资约两千元左右。一个月接近4000元的,多是靠加班干出来的,一天干12个小时,压得人喘不过气。

  很多同学不愿再当技工,大多数人是哪里钱多去哪里。有几个同学到建筑工地安装管线,能有600元/天;还有同学加盟了一个物流品牌,好像也不错。等攒点钱,找准时机,我也想自己创业。

  中年技工:不如回乡卖瓦罐汤

  记者:为何不再从事技工行业?相比技工,现在的工作如何?

  老曹:我初中没毕业就跟师傅学无线电技术。后来,去浙江一家工厂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去年中下旬才回来。我干得还不错,算是技术指导。去年离开前,薪水4000多一个月,还包吃包住。

  这么多年,我独自在外,与家人分隔两地。两个孩子已十几岁,到了最叛逆的时候,老婆一个人管不住。另外,工厂里现在多是年轻人,那个环境不太适合我。

  如今,我开了一家瓦罐汤店。虽然一样起早贪黑,但可自由安排时间,收入只多不少。

  ■信息日报记者刘定乐 文/图

  (中新网江西新闻2月19日转载)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