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传统市场落后根源在哪里

13.10.2015  09:01

  商贸交易市场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西省已建成一批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亿元市场,但是仍然存在市场规模偏小、经营效率偏低等问题。

  不仅如此,各类商贸市场、物流园区占据老城中心且较多土地使用效益低下,使得自身发展受到限制,还给城市交通、市容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专家认为,江西省商品交易市场未来若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在培育具有特色的专业化市场、提高市场信息化程度、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布局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现代化物流与商流的有机结合。

   江西省5个商品市场 交易额超100亿元

  近年来江西省商贸业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201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全年增速12.7%。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省已建成一批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亿元市场,形成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商品市场体系。

  江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4年,江西省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达240家,较上年增加43家,市场总成交额近3000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成交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5家,到2016年,“百亿市场”还有望增加1至2家。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也为国家培植了税源。同时,市场大量的商品集散,加快了当地仓储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在满足本地区需求的同时,其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部分商品还辐射周边省(市),成为全国性、区域性的商品批发集散中心。

   规模偏小 重量级市场正在成长期

  “江西省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虽然保持着平稳的增长态势,但市场发展过程的问题依然存在。”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最明显的就是缺乏重量级的商品交易市场。

  麻智辉坦言,早在20世纪90年代,南昌洪城大市场、抚州五皇殿布匹市场、鹰潭眼镜市场等在全国影响较大,但如今地位有所下降。

  记者了解到,去年义乌小商品城成交额857亿元,电商交易额达到1153亿元;而长沙高桥市场也突破1000亿元,相比之下江西省最大“百亿市场”去年成交额才265亿元,与外省相差甚远。而位于红谷滩新区的重量级交易市场南昌华南城,近年来发展迅猛,空间潜力巨大,但仍处于成长期。

  业内人士表示,江西省商品交易市场布局缺乏长远而统一的规划,市场发展不均衡,整体的影响面和辐射面都不大。尤其是区域分布不均衡,南昌市、赣州市、宜春市和上饶市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二多的市场,其余各设区市的数量都不超过十家。

  从2013年全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情况看,江西省亿元商品交易市场的个数在全国的省(市)自治区中排在第16位,平均每个市场的成交额为17.7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亿元,表明江西省亿元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经营效率偏低。

   规划缺位 经营档次不高配套滞后

  “为什么义乌一个不靠海港、也没有空港资源的内陆县级市,却成为驰名世界的‘源头市场’,而江西省多家影响力较大的商贸市场却困顿不前?”一位省内物流专家认为,关键在于观念上的落后导致规划的不合理。

  走进南昌市洪城大市场,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狭窄的道路、拥挤的车辆、混乱的秩序,低矮破旧的店铺挤成一团,站在这里给人一种压迫感。屡次被媒体聚焦的“洪城商圈”嘈杂拥堵的物流“痼疾”依然没能得到有效改观。

  “江西省部分商贸市场发展至今,一直沿用市场建立之初的规划,现已严重滞后。”省商务厅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各市场缺乏发展目标,造成业态布局混乱,经营档次较低,各项配套设施陈旧、缺失严重。市场内缺乏大型停车场、垃圾中转站以及物流场站等配套设施。

  此外,部分市场服务功能也严重滞后,餐饮娱乐、金融服务、商务楼宇、现代化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功能较少。业内人士表示,如洪城商圈周边的仓储物流多为传统仓库,经营档次较低,严重阻碍了商圈各市场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