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江西南昌:“顾家男儿”创造宣纸刺绣
提起刺绣,人们不禁会联想到这样的画面:女子手执绣花针,牵引五彩丝线在绣面飞舞。而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区的赣女绣庄内,十几名绣娘却正向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先生拜师学艺。
这位老先生叫顾玉纯,是江西省省级“非遗”宣纸刺绣的传承人。
追溯宣纸刺绣的渊源,是名为“顾家纸绣”的家族内传手工技艺,其诞生于明代天启年间。据《顾氏族谱》记载,“顾家纸绣”为顾氏家族一支脉创立,祖训“传男不传女”,主要制作祠堂内祖先圣像及治家训言等图文形式的祭祀绣品。
传至第九代传承人顾玉纯时,他开始思考:这门精致的家族艺术能否与社会分享?生活在中国水墨画一代宗师八大山人的故里南昌,顾玉纯渴望以刺绣来表达水墨意境,并将其推向市场。
他打破了长期以来家族技艺不外泄的禁锢,创办了绣庄,完成了“顾家纸绣”向“宣纸刺绣”的成功过渡——以宣纸为载体,一改传统刺绣多以工笔画为主的风格,选择水墨画为表现形式,实现了宣纸艺术、刺绣艺术与书画艺术的完美糅合。
这种独辟蹊径的艺术形式,打破了“书画艺术作品均用笔墨在宣纸上完成,刺绣艺术一直在织造布料上完成”的常规,被诸多专家誉为“中华一绝”。江西省将其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后,还准备将以宣纸刺绣为代表的赣绣申报国家级“非遗”。
如今,顾玉纯的宣纸刺绣先后被墨西哥驻华大使馆、中国女排等单位团体永久性收藏,并进入北京天安门城楼展出;出口订单更是源源不绝,自2010年起,已拥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地客户,其中以八大山人画作为主题的作品销量最好。
为了提高刺绣创作的成功率,顾玉纯上百次前往安徽的宣纸厂,经过长达5年的反复试验,才研制出适合刺绣韧度与厚度的特质宣纸。这种特制宣纸既保留了传统宣纸的原有特性,又弥补了布料在绣制过程中易受力不均而起皱的缺陷,还避免了传统宣纸书画易色泽干枯的遗憾,更让刺绣创作的成功率从30%升至80%。
“传统刺绣线料大多采用绚丽多彩的光线,并不适用于水墨画类。”顾玉纯独立研发了一种亚光丝线,充分满足了水墨画“墨分五色”的色泽要求。他的作品,远远望去就像在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绣线和针法都隐藏在图案之中,浑然一体。
在宣纸刺绣艺术迈向产业化、规模化的同时,顾玉纯将更多的心血放在了对绣工的培养上。
“虽然会占去很多创作时间,但传承人应当有担当。”据他介绍,宣纸刺绣属于技术难度极大的创作性绣种,匠人需要掌握书画技法、书法技法、素描技法,才能理解书画刺绣的理念,一名优秀刺绣艺人的培养需要3-5年时间,一名优秀艺术家的培养甚至超过10年。
记者了解到,未来这位顾家男儿还将创办刺绣艺校、成立大型赣绣生产基地,更深层次地发掘宣纸刺绣艺术。“我的愿望不仅仅是将宣纸刺绣做成江西的一张名片,还希望它能代表中华民族走出国门,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一张名片。”(记者袁慧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