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参选贫困村成重头戏 尴尬谁能懂?

09.09.2015  09:07

  这是一份让王建红常常觉得“心里发慌”的账单。

  黑色和蓝色的笔迹交织,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珠田乡大垅村最近几年的收支情况。从2008年起,负号开始和“扶贫项目”一道频繁出现在账单里——“修建村村通公路”7个字后面,跟着“-70万元”的字样;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起出现的,则是30余万元的欠款。(9月9日中青在线)

  江西一村庄落选贫困村了,气得村书记想辞职,这让外界百姓想来相当不理解,肯定会质疑这村书记的思想有问题,难道作为一名贫困村的村干部会更好看吗?为什么村干部在时代发展中不主动谋事干事呢,非得要通过参选贫困村的这一途径去谋发展呢?如果是这样,这村干部还怎么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

  质疑村干部的行为看似有理,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解贫困村发展的现状的,诚如新闻中所讲,在当前农村经济牛瘦角肥的情况下,村集体想干点儿什么事都相当难。修路是好事,各级政府部门要投资,在未修路前说得好好的,可是在修路之后呢,上级财政拨款杯水车薪,结果是路修好了,村里却拉下了大饥荒。这饥荒谁还,让村集体还吗?村集体是一穷二白,只能让村干部承担责任,要账人跑断了腿,村干部思想上承受很大的压力。出现欠款,知情的百姓也许会理解村干部的苦衷,不知情的百姓还以为村里干什么事业上级政府部门都会拨款,既然是拨款,村里怎么会拉下饥荒,这拉了饥荒肯定是村干部存在贪污腐败行为。村干部干了好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这村干部又如何当呢!

  新闻中的相关事件正说了这一点,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珠田乡大垅村村干部在这几年也做了好多实事工程,如修村村通公路,还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这都事关农村的大利,可是在工程结束后,村里背负了70万元的欠款,如此沉重的账单压在村干部的心上如何不是一块巨石呢?想当初村干部做这事,一是看到村里在发展的道路上确实存在着道路不通畅的问题,想给百姓真正干点儿实事,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大问题。二是上级好有政策,这好政策就是资金资助。再者基层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也一再督促鼓励村干部做好事,办实事,承诺资金能够到位。正是基于这两点这村干部才做了民心工程,可是工程结束了,上级政府部门拨款却不是按照工程实际造价进行拨付的,结果给农村带来了很重的债务,这上级政府部门对农村工作没有做到不同地区应该有不同的论证,给基层村干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欠款总是要还的,不还的结果,总有人在村干部屁股后面要账,村干部的日子不好过,不理解的村民还会说三道四,对村干部的评价让其一文不值。村里没钱,这欠款如何还,于是在参选贫困村这一项工作中村干部开始发力,毕竟如果能够当选,上级政府部门会拨款,会解决村里的债务问题,争当贫困村成了某一地区本不应该上演的节目。选上的好了,村干部笑了,不能选上的,经济窘迫的现状永远解决不了,这村干部想气得不干的现象也就出现了,这样的事件出现其责任又岂在村干部呢!

  .村里有债务,村干部想工作都难,一想到干什么工作都会拉饥荒,久而久之,这村干部还能够做什么工作吗?工作不做了,党中央的好政策又如何落实呢?面对如此怪象的出现,上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了,不能因为地方政府在工作中存在着失误,对农村经济发展缺少实事求是的调研工作,而让做了实事的农村干部再承受债务重压的煎熬。

  如何做才能够解决农村在发展中所存在的尴尬现象呢?上级政府部门在加大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的同时,对农村的各项建设要进行仔细的调研,要让投入到的资金即能够解决农村发展需要,又不会出现浪费和腐败行为,也许只有这样做在江西农村所出现的困境才能够解决,对于全国来讲这样的事件也不会出现。希望此事件经过媒体报道后,能够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注意,能够在时代发展中真正为发展担责,让农村的发展也能够风声水起。如果这一问题还得不到重视,不能够解决,农村想发展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国家的好政策想落实亦只能是纸上谈兵,百姓好日子是不是还很遥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