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江西发展研究院 ——立足江西 助推发展 打造新型特色智库

20.10.2015  11:53
  

  从今年4月份学校发文筹建江西发展研究院(下文简称研究院),时间已走过5个月余,目前研究院已在办公楼“安营扎寨”,首批人员也已上岗。那么它到底为何而生?建设思路怎样?目标是什么?带着疑问,记者走进研究院,初步撩开研究院的“神秘面纱”。

定位:构建决策智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南昌大学成立研究院并非偶然。从宏观层面来说,它是发挥大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职能的重要体现,是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现实层面看,是对省委省政府期待的积极回应。南昌大学作为省内龙头高校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用结合的综合优势,在服务地方发展、构建大学智库等方面理应要有更大作为。成立研究院可以在应用对策型研究和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集中优质人才和团队资源,提高对策研究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从学校层面看,它是学校自身协调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下,研究院就是要重点发挥南昌大学的人才资源聚集和学科专业渗透的优势,为建设南昌大学新型特色智库,为建设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与学校以前各种研究机构相比,江西发展研究院有其独特之处。首先,从发展的广度来看,江西的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因此要有一个综合性研究机构来围绕江西发展的方方面面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江西发展研究院恰恰扮演了这个角色。学校以往的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大多是依托某个学院、某个团队或某个人,研究方向相对来说较为专业和单一,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专业的学术问题和理论问题,而研究院则是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予以全方位、系统化、实践性的关注,研究的是实践的对策问题和现实的战略问题。其次,根据学校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江西发展研究院部分承载了统合全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力量及资源的职能,其服务江西发展的力度将大幅提升。最后,研究院将为全校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一个研究平台,是一个共享共有共用的平台,它将发挥调动全校人力资源的功能,发挥人才聚集的优势,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的智库建设贡献力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最主要的不同,那就是以往的科研机构主要是打造学术中心,而江西发展研究院则主要是构建决策智库。

思路:重点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

  按照定位,研究院主要是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理论问题、实践问题,调研比较江西发展的优劣势、机遇及挑战,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做好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其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每年将重点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即:构建一个智库平台,使之成为南昌大学社会工作者共有的平台、阵地及智库载体;编写一份决策咨询报告类的内部刊物,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刊物名称为《江西发展参考》;争取每年编写、出版一本《江西发展指数报告》蓝皮书,使之成为公布江西社会发展指数的重要平台和权威机构;每年举办一次高规格江西发展论坛,邀请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把脉,争取形成具有区域影响的论坛品牌;联合校内人文社科学院及科研院所,每年召开一次高水平、高层次的江西发展研究学术年会。

  为确保研究院“五个一”工程建设的顺利实现,学校还谋划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一是抓紧制定出台《江西发展研究院智库成果奖励规定》,激励全省、全校的专家学者积极撰稿和投稿,以此整合全社会的科研资源和智力资源,为产出高水平的智库成果服务;二是针对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及省委、省政府咨询决策的重大问题、焦点问题不定时出台一些应急招标课题,给予经费资助;三是组合、聚集全省优质研究资源,聘请一批有经验、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作为特约研究员,建立外围专家学者库,通过委托项目使他们的智慧为研究院所用,实现人才资源“但求所用不求所有,但求所为不求所在”;四是构建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组建由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学校领导和实践研究带头人组成的理事会,或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等,完善研究院治理结构,发挥其作为聚集社会各类优质科研资源平台的作用。

目标:提升“南昌大学”的贡献力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研究院虽然尚未正式揭牌,但各项工作已经铺开,有些还见到了初步成效。研究院研究人员的两项对策性研究成果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研究院主办的《江西发展参考》也已经创刊;《江西发展研究院智库成果奖励办法》已完成初稿,准备面向全校相关院系和人员征求意见后,提交学校讨论批准;一批应急性的招标课题正在起草当中,待时机成熟后向社会公布;编制江西发展指数报告工作也正在委托相关专家提出江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院揭牌及南昌大学首届江西发展高峰论坛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当中。

  同时,学校也清醒地认识到,南昌大学文科基础扎实,但是现在发展遇到瓶颈和挑战,要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多地发出属于“南昌大学”的声音,必须找准新的突破点。为此,学校对研究院的发展有新的打算:一是重视自身特色,挖掘学校潜力,注重对江西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二是瞄准一批既有区域特色、又有全国影响乃至世界意义的学术前沿问题,在已有朱子门人后学、中部经济社会发展、客赣方言、大学生思想政治等领域研究优势的基础上,如在类似赣鄱流域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示范区、世界瓷都历史与景德镇陶瓷经济、佛教禅宗与禅学等方面,做出有价值、有影响、有特色、高水平的成果;三是综合各方条件,在重点、优势、潜力领域,培养和引进一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围绕带头人和骨干人才配置团队,扶持一批研究团队围绕前沿学术和特色领域多出成果。

 

  (来源:《南昌大学报》)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