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坚守安全红线 提高安全指数

29.01.2014  10:36

   核心提示

  连续13年实现了事故总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连续8年杜绝了特别重大事故。

  在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成绩显著,累计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15.27万起。

  一批优秀作品、专利技术和科技项目成果也脱颖而出。《金属非金属矿山班组长安全管理读本》,开创我省安全培训教材全国公开发行的先例;《一种降低烟火药机械感度的钝感剂》获国家发明专利;《新型高氯酸钾引火线》等3个项目,被定为2013年度国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重点科技项目。

  2013年,我省安监部门向社会各界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4年,他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接受更严峻的挑战: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双下降”。

  2014年1月27日,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安监局局长龙卿吉就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作了报告,省安监局副局长程应田主持会议。

  会后,省安监局局长龙卿吉接受了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新的一年,我省安监部门将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权益,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现场

省安监局局长龙卿吉

   江西连续8年杜绝特别重大事故

  新法制报:请问,我省目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如何?

  龙卿吉:数据显示,2013年,我省实现了事故总起数、死亡人数连续13年“双下降”,连续8年杜绝特别重大事故。

  2013年,全省各类事故3149起,死亡1639人,同比分别下降6.06%和2.27%。较大事故起数下降,同比下降12.90%。多数行业(领域)事故死亡人数下降,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烟花爆竹、建筑业、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上交通、农业机械等领域,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控制指标实施良好,全省列入考核的安全生产指标均在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控制考核范围内。绝大多数地区安全生产状况平稳,所有设区市事故死亡人数均在省安委会下达的控制考核范围内;除抚州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外,其他设区市安全生产状况较为平稳。可以说,目前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一票否决”制给安全生产上“紧箍咒”

  新法制报:形成这样的局面我省安监部门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龙卿吉:我认为,平稳有序的安全生产形势,既得益于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扎实推进,也得益于“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重点开展。同时,“一票否决”制也给安全生产上了一个“紧箍咒”。

  2013年6月至9月,我省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共组织暗查、突击督查组3859个,交叉检查组1904个,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3.85万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2170家,暂扣或吊销有关证照516个,关闭非法违法企业268家。

  随后,省安委会认真开展“回头看”,巩固大检查成果。扎实开展了大货车大排查大整治、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2013年,全省共排查企业7.99万家(次)。

  对于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实施“一票否决”制成效显著。期间,省安委办督办了7起较大事故,约谈了3个设区市、县(区)政府有关负责人,第一批挂牌督办的9家城区危化企业全部完成搬迁改建或依法实施关闭。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事故,南丰县“7·23”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已结案,其中,移送司法机关7人,党纪政纪处理12人(处级干部1人),吊销、暂扣相关证照、行政处罚企业3家。

  据我们统计,在整体推进煤矿瓦斯防治、非煤矿山整顿关闭、油气输送管线等专项治理中,累计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15.27万起。

  这些措施,都是保障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向好的重要举措。

   提高监管监察效能将措施落到实处

  新法制报:在落实措施的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

  龙卿吉:最难的,不是制定措施,而是如何把措施落到实处。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监管监察效能。实际上,大力整治的背后,就是监管监察效能的提高。

  2013年,我省进一步优化了行政审批,取消了安全培训机构资格认可,将烟花爆竹批发许可、经营领域烟花爆竹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验收下放给设区市安监局实施。

  作风的改变也促使我们的安监干部腾出更多精力强化一线监管,进一步改善了监管执法,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比如,对上栗县花炮企业的监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时,我们暗访暗查后,在省电视台对其进行了曝光;《赣县盛发肥业精致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案卷》等两个执法案卷,荣获了全省2013年优秀行政执法案卷三等奖;同时,进一步推进了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市、县两级安监部门监管装备配备资金达3160多万元;当然,要做好监管,自身的良好形象的树立也是关键。

  现在,我们还发挥省政协委员民主监督作用,要求实现进一步促进安监部门工作作风的彻底转变。

   改革创新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新法制报:如何才能顶住压力持续保证我省安全生产来之不易的平稳态势?

  龙卿吉: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面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改革为动力,以锐意创新的精神、勇于担当的境界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向目标大踏步迈进。

  2014年,我们将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做好面上的普遍检查的基础上,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进一步加大暗察暗访力度,切实推动企业安全管理。

  在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及冶金机械等八大行业以及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企业和其他行业领域,继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对已达标企业,加强动态管理,促进企业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并将达标创建情况纳入企业安全诚信考核重要依据。

   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捷报频传

  新法制报:在过去的一年,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

  龙卿吉:成绩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总体感觉,是我们的安全生产软、硬实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整治、转变工作作风中,我省一批反映安全生产的优秀作品、专利技术和科技项目成果也脱颖而出。

  我省安监部门组织编写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班组长安全管理读本》,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开创了我省安全培训教材全国公开发行的先例;我省选送的《低压带电作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作品,分获全国安全培训讲课、优秀课件比赛一、二、三等奖;省安监局荣获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组织奖称号;上饶市安监局拍摄的全国安监系统第一部纪录片《守护生命》,即将在中国纪录片网等主流媒体播放;吉安市积极参与全国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知识竞赛活动,并荣获全国优胜奖。

  在专利技术和重点科技项目领域,我省安监部门也是捷报频传。我省起草的《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规范》国家标准已正式发布;《一种降低烟火药机械感度的钝感剂》获国家发明专利;《新型高氯酸钾引火线》等3个项目,被定为2013年度国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重点科技项目。

   2014年继续实现“双下降”目标

  新法制报:都说安全生产没有终点,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着哪些压力?

  龙卿吉:过去的一年,江西安监部门可以说给出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答卷。2014年,我们将向更远大的目标迈进: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实现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双下降”。

  事实上,我省的安全生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就在1月15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次日,当日下午2时50分,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电镀集控区生活污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发生沟壁塌方事故;春运第二天,即1月17日,我省发生了3起道路交通事故。对此,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全力救治伤者,查明事故原因,妥善处理善后。

   安全生产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新法制报: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安全生产,或者是有侥幸心理,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龙卿吉: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我们为此强化责任落实,大力宣传即将出台的《江西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切实推动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等有关要求,完善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直接监管责任;严格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切实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依法严肃追究事故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严厉查处事故瞒报、谎报、迟报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

   长效机制与重点领域集中整治并重

  新法制报:有了长效机制,重点领域集中整治是不是就可以放宽松一些呢?

  龙卿吉:长效机制解决的是风险控制,重点领域集中整治,则是把风险控制前置,两者缺一不可。2014年,省安监部门将扎实开展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严格事故查处的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从重处罚和厉行问责“四个一律”措施,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加快落后小煤矿关闭退出,深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在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中,突出抓好10个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县、83个化工园区、5个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重点县(区)等区域,整体推进外包工程施工队伍及爆破作业、地下矿山防火灾及防中毒窒息、尾矿库防泄漏溃坝等专项整治。

  面对烟花爆竹和道路交通安全等领域,我省安监部门将深入开展引火线、黑火药、礼花弹和一厂多户、生产企业空间布局、经营企业优化规范等专项治理。联合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消防安全、水上交通安全、电力、民爆器材、农业机械、防雷等其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提高全社会安全素质凝聚安全生产正能量

  新法制报: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素质是从源头上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的做法之一,您认为该如何去做这项工作?

  龙卿吉:首先,要改进作风,从进一步加强我们自身的队伍建设入手,严格执法程序。要在全省安监部门弘扬敬畏生命、科学监管、风清气正、力学笃行的江西安监精神,要持续推进学习型、实效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五型团队”建设,切实提高广大安监干部坚守“红线”、敢于担当、善抓落实、改革创新、廉洁自律“五个能力”,共同树立起安监部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安全素质。我省为此将深化平安江西建设,纵深推进安全生产“六项创建”(安全工业园区、安全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安全校园、安全乡镇、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安全文化“三个主题载体创建”(主题公园、主题街区、主题宣教基地)和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六进”(进企业、进工地、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继续抓好高危行业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深化监管干部业务培训,大力推动企业搞好全员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质量,规范培训考核,实施“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系统”改造项目,实现市、县两级共享共用。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共同凝聚起安全生产的强大正能量。

   提升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新法制报:守好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龙卿吉:在我们提倡全民安全生产素质的培养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求迅速提升安全生产的应急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部分,有助于我们守住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

  为此,我们正致力深化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推动应急管理机构向基层组织和重点企业延伸;深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继续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抢险排水3个省级专业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做好省级应急平台的推广应用和数据采集录入工作,加强设区市应急平台建设的指导、示范、推广。

  有了这个平台,高危行业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制度将得到落实,应急预案数据库将得以健全完善。届时,预警警示信息发布、基层企业预案演练、应急培训等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

  ◎文/记者李井红余桂华◎图/记者秦方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
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对接会举行
  (记者游静 实习生李少如)6月29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