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以世界眼光培养人才建设一带一路

10.04.2015  18:59
  江西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景德镇的瓷器行销天下,创造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中华民族文明符号。近日,省会南昌被列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地处南昌市瑶湖之滨的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作为江西省开放型经济人才培训中心和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学院累计对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101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907名国际商务官员进行了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江西对外经济合作。   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一广阔市场,该院主动出击,在专业设置上向小语种倾斜,积极与沿线国家大学对接,培养了解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外语专业人才。      积极开拓小语种专业对接一带一路     宛若一把巨大的琵琶,在云烟氤氲的瑶湖边吟唱。走进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具特色的教学大楼,英式、法式、日式、阿拉伯式,加上罗马式的信息中心大楼,让人分不清这是在赣地,还是异国。   在各自教学楼的庭院内,端立着麦哲伦、哥伦布、川端康成、郑和下西洋的雕塑,每栋大楼的前厅背景墙上,均镌刻着相应语种的励志座右铭。从十六世纪初,由两个西班牙、葡萄牙人航海探险开始,地球再也不是由一个个孤立的洲或国家构成,而是通过海洋连接一起的一个整体。人类一种从未有过的眼光,从此穿越广阔的地平线——这就是世界眼光。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同样具有世界眼光。2003年6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由中专升格为高职后,学院从全球视角出发,设有英语系、应用东语系(应用西语系)、国际商务系等11个系(部),开设了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国际贸易等50个三年制大专专业,拥有英语、日语、德语、韩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意大利语等10个语种14个专业。目前,学院在校生人数多达13000人。   在信息中心大楼里,像蜂巢一样密布着一间间实训室。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室,学生通过仿真的贸易平台,依据教师提供的原始资料以及各国市场行情、国内外货源情况等信息资料,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及进口地银行等各类角色,从而掌握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迄今,学院已有69个校内实训室,每个专业有一个以上;1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每个专业有三个以上。   记者了解到,该院还将紧紧抓住江西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发展契机,致力于开拓小语种专业,使学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高职院校。      援外培训沿线32国351名商务官员     近年来,该院积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注重围绕江西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主动出谋划策,提供智力决策参考。针对江西省电子商务产业飞速发展实际,学院组建电子商务学院,与一批电商企业深度合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电商运营和跨境电商人才;引进浙江企业建设来鑫产学研创新实验区,在学院开展在校生顶岗实训,为企业“量身定做”了一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此外,该院还充分利用外语语言优势,为江西重大经贸活动提供外语翻译服务,给中外嘉宾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受到了商务部及省领导的交口称赞。         2010年5月,该院作为江西省开放型经济人才培训中心,圆满完成商务部“人才强商”工程中部六省近千名地市级商务官员培训任务后,又被商务部确立为“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成为全国四家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承担着国家援外培训重任,也成为江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到目前为止,研修基地共举办了40期援外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了政府管理、开发区管理、财经管理、农村能源与环境、矿产资源开发、物流业建设与管理、贸易与投资等众多领域,累计对101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907名国际商务官员参加了培训,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达32个共有351名商务官员接受了培训。   这些研修班的举办,宣传了中国、推介了江西、传授了知识、促进了合作,增进了友谊。培训期间,该院还积极为江西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先后承办了10余次“江西‘走出去’企业与国际商务官员对接会”,促成多家“走出去”企业与发展中国家签定了数千万美元的合作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江西对外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