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力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16.05.2014  13:29

    5月15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近年来,江西省注重搞好四个衔接,抓好五个专项,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减轻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健康权益。仅去年一年,全省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近6亿元。

    江西省将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相衔接,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以及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全部纳入财政资助参保参合范围,使其享有基本医保。降低医疗救助对象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将农村救助对象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了50%。对因患重大疾病低收入家庭患者,经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后,家庭负担仍然较重的,再给予临时救助。今年,江西省安排临时救助资金1.4亿元,加上市、县配套总量达到2亿元。同时,努力挖掘慈善资源,建立救助协同机制,多途径推动慈善组织参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在明确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重点优抚等救助对象的基础上,江西省将救助对象范围扩大到医疗支出型贫困的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按照救助对象困难程度分类,实行分层次救助,对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个人负担费用给予100%救助;对贫困家庭儿童大病救助比例提高到80%;对重大疾病低保对象救助比例提高到70%;对医疗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患者救助比例提高到50%。全省先后对贫困家庭儿童开展了儿童“两病”、尿毒症患者血透、重性精神病治疗等5个重特大疾病专项免费救助工程,由基本医保、医疗救助、财政资金、医疗机构共同按比例分担全部医疗费用,将个人负担降至为“”。同时,还对农村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13个病种实行特别救助,将个人负担部分降低到10%以内。(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