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心社在江西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升级现场推进会上讲话精彩摘登

24.04.2015  15:11

坚持把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点来抓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突出抓好60个工业重点产业集群、着力培育20个工业示范产业集群。2014年60个工业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98亿元,占全省工业的29.8%,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还存在着产业规模不大、企业实力不强、配套协作不够,以及创新能力不强等明显差距。

规划是引导和规范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前提

要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和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学编制全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形成区域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各地要按照全省统筹布局,围绕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合理规划产业集群。要结合实际,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学确定产业发展重点,提高产业聚集度。做到产业集群规划与全省和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重大项目布局相衔接,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衔接。

围绕集群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

要加快实施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鼓励和支持集群重点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靠大联强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围绕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策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主动对接国内外500强、央企、知名民企、行业协会,引进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绿色食品等产业,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成长性企业。

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配套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要求

要鼓励引导相关联企业纵向配套、横向协作,加快企业集优集聚,延伸产业链条。鼓励支持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参股、技术合作等方式,实现利益共享、抱团发展。鼓励支持集群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商贸物流企业、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协作,发展研发、销售、物流、专业市场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一体化的产业协同体系。加强工业产业集群之间的对接,加强工业与农业、商贸物流产业集群的互补对接,推动电子、食品、轻工等产业集群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互补对接。

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

加快建立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创新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研发团队,推动院校科研设施设备、检验检测仪器向中小微企业开放,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创新政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和推动每个产业集群至少与1家高校或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批急需技术。加快建立市场化、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利益激励分享机制,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行业中小微企业。

加快全省工业产业集群支撑体系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升级,必须加快健全完善的支撑体系,提高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一是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园区交通、通信、能源、商贸等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与城镇布局相衔接、产业需求相配套。二是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品牌营销、实现高效便捷服务,加快建设一批满足产业需求、促进集群升级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在提供政策咨询、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服务体系。

形成支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合力

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协调,主动服务,形成支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对60个工业重点产业集群、20个工业示范产业集群,省市县三级力量要集中、资源要集聚、力度要加大。加大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等建设的支持力度,依托产业集群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记者 李冬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