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布云行雨”本领全国响当当

14.01.2015  10:08

    江西虽然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十年九旱”的尴尬,也练就出了江西一支具有“布云行雨”之功的“奇兵”,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在全国都叫得响。1月13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刚刚公布的《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江西已成为东南区域“人影”工作的牵头省份,并规划在南昌建立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大旱时降下“救命水”、大雾时“拨云见日”……人工影响天气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大家最为熟知的人工增雨,在江西就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气净化、水库蓄水、森林灭火、农业抗旱等多个领域,带来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国家发改委与中国气象局此次联合发布的规划中,将全国分为东北、西北、东南等6个人工影响天气区域,每个区域都选择了牵头省份。东南区域范围包括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和上海7省(市),面积82万平方公里,是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江西与湖南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省份,鄱阳湖和洞庭湖是我国最具世界影响的湿地。

    国家确定的东南区域牵头省份就是江西,原因很简单,江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服务领域、规模和影响范围等方面处于东南区域领先水平,已初步建立了人工影响天气监测、指挥、作业系统。从2011年起,江西牵头组织广东、福建等省率先开展了跨空域的赣粤闽飞机跨省人工增雨联合作业,为其他区域开展跨空域作业提供了示范。

    按照国家的规划,将在长春、北京、兰州、郑州、成都、南昌建立6个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及指挥系统,统筹各区域“人影”业务,调度区域作业力量,指挥开展区域联合作业。而南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建立东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对组织协调该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十分有利。此外,国家还将在江西建立增雨(雪)试验示范基地,增强“人影”的科技支撑能力。(记者郑荣林 实习生何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