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 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4.11.2014  13:22

  江西是全国竹资源大省,2012年江西竹产业就以165亿元的总产值位列全国三甲。但一直以来,作为全国竹产业大省的江西,竹子的最大用途只是做筷子,如何才能把竹子的“文章”越做越大?22日,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在南昌举行——江西正式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不仅仅是竹产业,江西的脐橙、蜜橘、蔬菜、油茶等绿色产业都将借此契机不断发展壮大……■信息日报记者左阳天 文/图

  江西竹产业拒当“原材料供应基地

  2003年前,江西的竹产业还仅仅只是单一的竹筷等产品的粗放经营。但如今,江西已制造出了竹键盘、重竹地板、竹家具、彩竹工艺品、竹胶合板模板、竹建筑集成材、竹厨房用具、竹帘、竹席、竹炭制品、竹筷、竹纤维制品、竹食品、高档竹造纸、竹雕刻工艺品、竹醋液、竹编等数十种极富科技含量的系列产品,用科技创新改变了过去只卖毛竹、只是浙江等省竹制品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的尴尬局面。凭借精深加工,江西的竹产业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创新“一条龙”的产业链——江西毛竹的综合利用率从2003年的56%提高到92%!

  如今,江西的竹产业也走上了科技研发的道路——如江西绿保木竹有限公司,引进了德国、意大利最先进的原装地板生产线,运用新工艺开发并生产出国际一流品质的竹地板产品。其产品还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其竹地板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三项、发明专利一项。此外,该企业还在筹建中的一次成形竹板材和竹塑外墙板材,预计能降低成本30%至50%,将推动竹产业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江西不少竹地板企业通过研发创新,竹地板在质量、结构、品质、款式、色泽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江西竹地板总销量在国内市场占65%。

  提升江西特色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虽然产品结构日趋多元化,但只靠企业的科技创新还远远不够,产业发展需要政策的扶持,更需要生态绿色的“东风”——记者近日从江西省公布的《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了解到,江西将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和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具体来说就是大力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支持建设脐橙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脐橙、蜜橘生产加工基地;加快推进南方草地开发利用,发展牛羊肉生产;加快建设两百万吨优质畜禽产品基地和“双百”水产品健康养殖基地;着力建设一批优质高效蔬菜供应基地;推动赣南、赣西等千万亩高产油茶基地和赣东香料基地建设;整合区域名茶品牌,建设有机茶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推进赣西、赣南、赣中等大型花卉苗木和林下经济基地建设。

  而在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面,则是积极引导加工、流通、储运等设施和科研服务力量向园区集聚。推进南昌县、吉安县、万载县、赣县、分宜县、抚州市临川区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井冈山农业科技示范园、抚州智慧农业示范区、江西现代农业示范园物联网信息技术展示区建设,支持南昌县、吉安县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现代农业改革与试点。推进万载、婺源、遂川等县(市、区)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其中,我省拟积极推进赣南脐橙、婺源茶叶等江西特色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及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升江西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推动江西实体经济“牵手”电商

  此外,《方案》中还明确,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我省将积极发展增值信息服务、专项信息服务,加快培育面向区域、行业和小微企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推进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同时,依托陶瓷、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箱包皮具、农产品等特色产业,鼓励南昌、赣州、吉安、景德镇、新余、共青城、新干等地开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物流配送、电子支付、信用认证等配套设施,着力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集聚区。支持南昌、赣州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鼓励吉安、新余等有条件的市(县)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江西绿保木竹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振刚表示:“浙江是全国的竹产业第一大省,从销售规模上来看,江西只有浙江的一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浙江省是以出口为主。目前,我们的产品出口主要针对阿联酋、澳大利亚、东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但境外市场非常不稳定,这几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出口市场。”袁振刚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该企业近年也积极“牵手”电商,打造了淘宝、京东等平台的网店。另外,该企业还加入了南昌电商俱乐部的交流平台,第一时间分享信息资源。

  另据了解,南昌电商俱乐部近期成立了一个“蜂巢创业孵化平台”,聚合了众多本土企业,将优质产品以最低的出厂价供应给学生,由其代发代售。目前,“蜂巢创业孵化平台”已与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参与学生已达百余人。

  时间表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拟三年见成效

  如何尽快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江西发展的“发动机”?《方案》中有这样一个时间表:一年开好局,到2015年,《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位,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和组织协调机构建立健全,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先行工程全面启动。三年见成效,到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部分领域和区域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六年大进展,到2020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在若干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建设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