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扶贫将由“输血式”转为“造血式”

18.12.2013  16:45

    为广泛听取群众对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昨日下午,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书记、主任章康华做客中国江西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新法制报微博对此进行了直播。

    我省十年搬迁贫困人口50多万

    在当天的在线交流中,章康华透露,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是着力实施好六大扶贫攻坚工程,即:帮扶到户脱贫工程、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培训转移就业工程、农户合作经营增收工程、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章康华称,到2020年,全省将实现搬迁扶贫移民100万人、帮助贫困地区培训100万人、帮助贫困村和水库移民脱贫致富100万户、整治贫困自然村3万个的四大目标任务。

    在回答网友“山区移民”问题的时候,章康华说,自2003年开始采取搬迁移民、异地有土安置扶贫措施以来,我省先后搬迁贫困人口50多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梯度安置”满足不同移民要求

    网民“天山来客”称,他是一位搬迁移民户,村里移民户中有部分很穷,对他们有没有特别关照。

    章康华解释,考虑到搬迁农户对搬迁地的多种要求,我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采取梯度安置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尤其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打工的农户,引导他们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一部分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乡镇的移民,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没有离乡意愿和条件的(包括一些五保户、智障和残疾人员)、打算长期在农村发展的农民搬迁移民到中心村(包括敬老院、养老院)。

    由于搬迁移民有富裕户、一般户和特困户,我省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实行差别化扶持。针对自愿搬迁而又因贫困无力搬迁的特困群众,采取相应提高其建房资金补助标准,或采取补助政策叠加措施,或动员和引导社会(主要是企业和个人)“一对一”帮扶等办法,帮助特困户解决资金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问题。

    扶贫将由“输血式”转为“造血式

    网友“乡村创业者”说,“自己想发展产业,听说有产业扶贫政策,想咨询该方面的政策。

    对于这名网友的咨询,章康华称我省的产业扶贫是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的关键。我省将按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求,创新特色优势扶贫产业经营机制。力争在2~3年内,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农户100万户以上,促进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与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双赢”发展。

    章康华说,我省扶贫产业发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政策有待更明确;二是贫困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尚处起步阶段,贫困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够完善等。

    记者了解到,今后8年,省财政每年为41个特困片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各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扶贫主导产业。

    提高贫困人群职业技能

    网友“美丽的花朵”说,她是一名贫困地区的初中女孩,想问一下技术培训方面的政策。章康华回答说,我省扶贫要继续组织实施好“雨露计划”项目,并改进实施方式,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推动贫困农民转移就业或者进城落户。

    通过实施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程,我省力争在十年间,平均每年培训转移贫困户子女和劳动力达到10万人,到2020年累计达到100万人。(来源:新法制报 记者方维芳)